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单元练习 >>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验收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5


第一单元·单元验收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共28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半明半mèi(    )  wéi(    )幕  真dì(    )  tuān(    )急
二、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谁道人生无再少?
6.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7.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8.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三、运用。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深圳南方公司,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为了俱集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今天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力求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对应聘者着重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而是不再问毕业的学校。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毕业来决定录用的话,必将很难广纳人才促进发展。
四、设计活动方案。(6分)
如果让你组织一个“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你准备怎样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请在下面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五、探究。(4分)
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①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共42分)
 
一、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3题。(共9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选文前4句话,作者从两个方面阐明了文学的内涵,试做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8个字)(2分)
①□□□□□□□□  ②□□□□□□□□
2.仔细阅读选文⑤~ 句,简要概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每条不超过4个字)(3分)
①□□□□  ②□□□□  ③□□□□
3.纵观全文,简述“高智商的野蛮人”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有关语段,完成1~5题。(共11分)
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用简明的句子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2分)
(    )  (    )行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诺曼底”号沉没前,哈尔威船长完全能救出自己,但他为什么不自救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摘录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星》一文,完成1~9题。(共22分)
巴  金
①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②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 A 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天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③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 B 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④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⑤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⑥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 C 了。
1.本文作者巴金,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散文集《________》等都是他的代表作。(2分)
2.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    )
A.哀诉  赞叹  润湿     B.哀诉  凄切  闪亮
C.欣喜  凄切  润湿     D.欣喜  赞叹  闪亮
3.在我们学过的课文《繁星》中,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在这一篇文章中,同样如此。请把这样的句子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会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句后的问题。(6分)
①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他们”是指谁?“安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这”指什么?“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这些眼睛”指什么?“像”在这句中是一个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雇员说“我了解你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 A 的心情”,又说“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纽带是什么?(各限10个字)(2分)
境遇上________________  感情上________________
7.凝望星星,小雇员、老伦蒙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各限10个字)(2分)
相同处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
8.本文所写的三件事,既无时间、地点上的联系,也无因果关系,但放在一篇文章中却丝毫不使人感到凌乱。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超过3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训练(共30分)
 
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
2.这里的“读书”指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电子读物和网上阅读。
3.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昧  帷  谛  湍
二、1.海日生残夜。  2.潭影空人心。  3.折戟沉沙铁未销。  4.休将白发唱黄鸡。  5.萧萧暮雨子规啼。  6.东风不与周郎便。  7.竹径通幽处。  8.潮平两岸阔。
三、“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删除;“俱”改“聚”;“力求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简化;“对应聘者着重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而是不再问毕业的学校”调整语序;“不再问毕业的学校”改“不再过分强调毕业的学校”;“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或删除或修改;“录用”前添加“能否”;“促进”前添加“,”。
四、一类:目标明确、计划周详、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能人人参与。
二类:目标明确、计划清楚、形式较活、内容具体、大多数参与。
三类:目标不明确、计划笼统、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少数人参加。
五、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度开发造成资源危机,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下降;因此要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
 
第二部分  阅读分析
 
一、1.①表达人类的情感 ②反映人类的历史。  2.①增长知识 ②提高修养 ③丰富情感。  3.文中“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学位),但因不阅读文学作品而缺乏修养、缺乏情感的人。
二、1.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  2.yú  lǚ  3.比喻。突出了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  4.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置个人的生死于度外。  5.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三、1.李尧棠  芾甘  《家》《春》《秋》《随想录》  2.B  3.“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4.①“他们”指“人世间的不幸者”,“安慰”指听取不幸者的哀诉,并同情他们,给他们光明与鼓励。②“这”指老音乐家的眼泪,“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一个暗喻,是指星星给予他的安慰。③“这些眼睛”是指“那些天空美丽的星星”。“像”在这里表示想像,并非表示比喻。  5.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6.同处黑暗之中,感到痛苦和不幸。  7.都感到无上的安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  8.事不相关,但人物境遇相似。  9.星星象征着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第三部分  作文训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小测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周周清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次单元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乐桥镇中2013年秋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考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新光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诗词赏析试题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合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2010年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2单元语文测试卷
2010年育新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基础训练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庙岗乡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无答案)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扬中树人08—09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分类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