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作者:boyering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7-05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浩miǎo(    )  chán(    )娟  chóu(    )怅  huì(    )萃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③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纱》)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赤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小百货店出售日用品和肥皂、牙膏。
B.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有志趣高尚的人。
C.搞好卫生,大家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D.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往事依依》中直接引用《千家诗》的内容,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出一幅四季风光图。
B.沈复,字三白,清代人,著有作品《虞初新志》。
C.《伟人细胞》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D.《十三岁的际遇》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样便于抒发感情,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5.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
C.盛开的藤萝花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D.那翠绿的叶片,那满处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排列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二、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杏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肖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本语段第1节概述________,引出对________的美好回忆。
2.本语段第1节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本语段第2节前两句用优美的语句赞颂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激情。
4.“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引用时省略了一些词,请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忆所学过的诗歌,写出带有“鸟”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家诗》“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作者引用的诗句中,写夏日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蝉声一声接一声绵长了,如火的骄阳,把天地烤得滚烫。南方之夏,就这样来到了。
期待令人心焦,夏日的期待尤其令人心焦。毕竟,诱人的果香已开始在梦里飘荡。
梦醒,大地依然静默。金秋没有因为心焦而提前到来。树上的果子依然嫩得发青,好看是好看得很,咬一口尝尝,才知道苦得涩得可以。
于是,便有了隐隐惆怅(是惆怅,而不是失望,因为长长的夏日后面,必定跟着一个充满果香的秋日)。
惆怅什么呢?
是怀恋那脉脉含情的春日?春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那温润,那温馨,那美丽得令人心醉的花的微笑,那漫山遍野竞相涌流的新绿,那解冻后欢呼雀跃的清流,那沉寂了一个冬天忽然响起的一阵接一阵隆隆滚动的雷声,那从牛背上牧童的笛眼里流出的如霞似锦的云霓,那舞步,那躁动的少女春心,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爱的少年狂言——啊,一切充满着春日的气息和活力,都随着春水东去。至少,这一个春日是永远地无可挽回地流逝了!
留下这夏日,这喧嚣后的缄默,这躁动后的宁静,这充满惆怅的期待和这里那里响起的轻轻叹息。
静默的夏日里,需要有一颗静默的心,想想该做点什么了。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而且,当这一个夏日无可挽回地流逝,这一个秋日无法抗拒地到来时,这一个冬日就已经不远了。在冬日,那北风凄厉地尖叫、雪花无声地殒落的寒夜,生命拿什么来温暖记忆呢?
心湖里不由得掠过一阵疾风。
种子播下了,土地耕耘了,花灿灿地开过了,果实高高地悬在枝头了。但这青嫩的、尚未饱满的果实,依然在炙热的夏日里流盼着渴望,渴望苦咸的汗水,渴望甘泉的滋润,渴望熏风的抚慰,当然,也渴望严厉阳光的照护。这一切,都与高谈阔论和长吁短叹无缘。人类的一切历史证明:高谈阔论结不出殷实果实,长吁短叹唤不来丰饶金秋。
惟一的选择是劳作。虽然,生命已经很累很累了。但夏日这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只要你还有精力去高谈阔论或长吁短叹,那就说明了,你付出得还很不够很不够。
劳作是惟一的选择。虽然,生命在劳作中已是很忙很忙的了,但夏日是一个极繁忙的季节。这里那里都在一个劲地忙,所有的人都忙所有的人都跟着忙,所有的人都不能不忙。应当不时地扪心自问:如何忙出生命的社会价值?
在默默劳作默默等待中,常常伴随着不期而至的惆怅,这惆怅总是相随夏日而来,它是从那凝固的热气、凝固的倦柳、凝固的太阳、凝固的蝉鸣、也许还有凝固的静默中,一丝丝一丝丝抽出来的。这惆怅,让你①春日的美好;让你②秋日的丰饶;让你③冬日的洁净;也让你④了夏日的期待。于是你默默地冥想,默默地成熟,并在默默的劳作中走向这一个希望的盛秋。
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请不要忘记,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各比喻人生的什么阶段?
(1)是怀念那脉脉含情的春日
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
夏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请把“向往”“饱尝”“怀恋”“称羡”四个词语分别填到①②③④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第6小节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A.排比、比喻、反复          B.对比、比喻、拟人
C.排比、拟人、比喻          D.夸张、拟人、对偶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惟一的选择是劳作”与“劳作是惟一的选择”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不是一致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6.“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请依据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三毛《永恒的母亲》,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二十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2〉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3〉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背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4〉以前,母亲除了在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5〉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6〉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7〉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8〉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9〉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10〉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来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哪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周全。
〈11〉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12〉你也是我们终生追求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给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亲(    )  满(    )  娓(    )  赋(    )
(2)给下列词语的拼音处填上汉字。
xiào(    )顺  宽shù (    )  感chù(    )  máng(    )然
(3)“我”上大学时,对母亲的存在及价值做了怎样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写“我”向母亲大喊:“那你去读啊!”这句话表现了“我”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态度?后来,我又是如何对待这种作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一句中“带子”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在小兄的婚礼上,母亲听到父亲感谢自己的话时,她心理和神态有什么反映?(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幼时记趣》节选,完成练习。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何种事物。
(1)昂首观之:________________
(2)观之正浓:________________
(3)驱之别院: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语与《幼时记趣》一文中的词语有相似之处,请根据拼音填上所缺的字。
秋毫无fàn____    身wài____之物     fēng____声鹤唳
yōu____然自得     pāi____手称快      出神入huà____
3.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事”,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例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写在后面横线上。
例句:观察自然的特殊爱好: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目力超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特的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爱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惩罚强暴,同情弱者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对本文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吓蟆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
C.“冲烟飞鸣”的“冲”,让人想见蚊群在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
D.“鹤唳云端”的“唳”字,让人听到了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用词准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小测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周周清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次单元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乐桥镇中2013年秋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考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新光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诗词赏析试题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合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2010年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2单元语文测试卷
2010年育新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基础训练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庙岗乡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无答案)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扬中树人08—09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分类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