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8-10 出处: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伦之乐    恹恹欲睡    摇曳(yè)      箴言(zhēn)  
B.苛捐杂税    行将就木    舵手(duò)    悄然( qiǎo)  
C.言不及义    无可耐何    潺潺( chán) 殷红(yīn)         
D.大相径庭    簞食壶浆    累赘(zhui)   寒噤(jìn)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D.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在青海,尕面片可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      
C.格库铁路开通后,从格尔木到库尔勒将由原来的26小时缩短至大约12小时左右。  
D.7月的门源,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尽情绽放,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随风飘散。
4.(10分)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
(1)读史使人明智,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2)“其必曰     ,     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肺腑之言;“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是杜牧唱响的“奢靡”之音;“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誓死报国之声……这些声音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节操,一个民族的气节。
(3)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4)******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     ”(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     。”
(6)友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友情的连续的两句:     ,     。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6.从下列四幅画中选择合适的一幅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阐释理由。
 
     ,理由: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伦之乐    恹恹欲睡    摇曳(yè)      箴言(zhēn)  
B.苛捐杂税    行将就木    舵手(duò)    悄然( qiǎo)  
C.言不及义    无可耐何    潺潺( chán) 殷红(yīn)         
D.大相径庭    簞食壶浆    累赘(zhui)   寒噤(jìn)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无可耐何”的“耐”应为“奈”,“殷红”的“殷”读作yān。
故选: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D.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这里应该用“不言而喻”;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在青海,尕面片可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      
C.格库铁路开通后,从格尔木到库尔勒将由原来的26小时缩短至大约12小时左右。  
D.7月的门源,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尽情绽放,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随风飘散。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将“随着”或“使”删去;
B.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可不”改为“不可”;
C.有误,表意重复,将“大约”或“左右”删去;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10分)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
(1)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2)“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肺腑之言;“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是杜牧唱响的“奢靡”之音;“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誓死报国之声……这些声音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节操,一个民族的气节。
(3)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
(4)******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6)友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友情的连续的两句: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1)读诗使人灵秀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女不知亡国恨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3)隐隐笙歌处处随(注意“笙”的书写)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5)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6)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首先是③,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是①,走到了马路的尽头,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接着是⑤,写接着是雨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紧接着是④,写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上的诗歌墙。最后是②,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它就像是一行诗。综合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故选:B。
【点评】排列句子顺序技巧: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一个中心。找对了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和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有时在段尾,极少在中间。2、层次词法:善于捕捉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对语序调整有很大帮助。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的关系。也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来得“密”,几方面之间相对来说就来得“疏”。
6.从下列四幅画中选择合适的一幅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阐释理由。
 
选 B ,理由: 因为B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主人公的身份。 。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骆驼祥子》的熟知度。题目要求从所示三幅图片中选择一幅,给《骆驼祥子》一书配封面。可以从图片的画面展示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陈述选择理由时,一定要对画面有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小说的内容,且能与《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主旨联系起来。A明显不合适画面是一个战士在吹冲锋号是有关战争题材的。B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主人公的身份。C画面一个年轻人在山前精神面貌比较好,也不适合主旨。D画面上有一匹高大的骆驼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与小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人低垂着头,暗示祥子不堪生活重负。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出处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资料
1 青海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3 综合性学习(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4 《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5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6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7 《青海酸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8 2020年青海省中考作文题目(含优秀范文)
9 字音字形(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0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1 病句(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2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3 句子排序(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14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