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A
(2)不能。因为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三个分句,分别与第②段中的庄周甘于贫贱守住本心,荆轲赴死坚守信念与尊严,玄奘不畏苦难取真经的故事一一照应,使文章表达严谨,所以不能调换。
(3)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从反面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信仰对一个时代的重要意义,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4)首先提出本段观点“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唯有坚守灵魂的纯净,行走在需要的地方,生命才能执着成长。”;然后举出王锋、潘建伟坚守的事例,充分证明本段观点;最后,总结并评价了这些人的大境界。
(5)示例:正值青春的我要像文中列举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那样,以为祖国和社会作贡献为理想;勤奋学习,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本篇文章通过举出庄周、荆轲、玄奘等人的大量示例并结合道理论证,提出了“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生命高度”这一中心论点,并根据中心论点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在阅读本篇文章时,要学会抓住中心,深入概括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要确定中心论点,首先要明确论题,其次要关注它可能出现的位置,最后要注意找“因此”、“我认为”等关键提示词,选文首段中的“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深耕心灵的土壤,播撒精神的种子,擢拔生命的高度。”即提出了中心论点。BCD三项的观点均为分论点。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顺序。分析文段中句子可否调换,一要看句子与前后文是否存在照应关系。二要看句子间是否有时间或逻辑的关系。本题中的句子与第②段中所举庄周、荆轲、玄奘三人事例一一对应,故不可调换顺序。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选文第④段引用了名言“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这是道理论证。把“丢失了的信仰”比作“陀螺没有了轴向”“风筝剪短了牵线”“航船迷失了方向”,是比喻论证。因本段是从反面论述,所以其作用的规范表述是:从反面生动有力的论述了……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选文第五段首先提出了本段的分论点“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应心存一片净土,视名利如过眼云烟,做一个有大境界的人。”,然后进行举例论证,举出了王锋、潘建伟等人事例。最后对所举示例中的人物进行了评价,组织语言概括回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全文”谈雕琢自己的方法。从选文看,要雕琢自己,最主要的就是要雕琢自己的精神世界,以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为己任,故作答时应结合文中论述的内容及所列举的正面事例中的人物,谈自己要如何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后要从哪些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