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兆头、境地、心生一计、若有所悟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展开想象,感受文章的幽默之处。 3.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使学生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兆头、境地、根深叶茂、心生一计、若有所悟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读,展开想象,感受文章的幽默之处。 教学难点 1.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展开想象,感受文章的幽默之处。 2.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使学生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同学课前讲一则幽默《谢谢,爸爸》 刚才同学所讲的小故事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则幽默,回忆什么是幽默。 解释“幽默”的意思,幽默是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幽默,学习第四板块第一课《秀才砍树》,它是根据古代笑话改编而成的。这则幽默到底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重在人物语言的朗读示范。 2.学生自由练习读。 3.检测读,纠正字音 4.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2)注意重点字音:若、兆,区别形近字:悟一语,囚-困。 (3)理解词意: 维持、状况、兆头、境地、清贫、囚犯、根深叶茂、一贫如洗、坐吃山空、若有所悟、心生一计。 三、反复读文,理清课文脉络 1.了解故事起因。自由读文,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秀才为什么要砍树? 2.了解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边倾听边思考:秀才砍树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默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指导: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起因一经过-结果。 重点指导学生语言要精练,故事内容要完整。 四、复述故事 借助下面的词语,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一贫如洗 根深叶茂 心生一计 慢条斯理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祖、举、兆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秀才砍树》这则幽默故事的文章脉络,把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了解了这是一则古代笑话,它可笑在哪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熟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秀才砍树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维持、状况、兆头、境地、清贫、囚犯、根深叶茂、一贫如洗、坐吃山空、若有所悟、心生一计。 复习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品析课文 1.找一找文中描写“秀才”和“儿子”的语句,说说你对他们有怎样的印象。通过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
| 人物 |
描写语句 |
印象 |
| 秀才 |
预设:1、四四方方的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穷的根源在这儿呀。于是秀才命令他大儿子,快将那棵“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 2、秀才一听,忽地睁大了眼睛,悻悻地走开了。 |
预设:迷信、迂腐 槐树砍掉 可笑、执迷不悟 |
| 儿子 |
预设:“爹,砍了这棵树很容易,可是只怕欲掉树后会有更加不吉利的兆头。 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把树砍了咱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因犯的”四“字了吗?我看,咱们宁愿清贫一些也不能做囚犯呀! |
预设:聪明机智 |
2.朗读中悟趣。 (1)重点句子:“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穷的根源在这儿呀。” 教师指导朗读: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当时秀才的急切和觉得自己找到贫穷的原因时的恍然大悟的心情。 学生练习朗读:同学互相朗读评价。 (2)重点句子:“爹,砍了这棵树很容易,可是只怕砍掉树后,会有更加不吉利的兆头”“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 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把树砍了,咱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我看,咱们宁愿清贫一些,也不能做囚犯呀! 教师指导朗读:通过教师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儿子心生一计的神秘感,父亲听后的焦急心情,以及儿子慢条斯理的说话语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不同的语气变化。 学生练习朗读:分角色朗读。 3.表演中悟趣。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演绎,大胆展开想象,可以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表演。 三、深化理解,揭示主题 1.你觉得这个故事可笑吗?预设:可笑 2.从哪里感觉到可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雄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穿的根源在这儿呀。于是命令他大儿子,快快将那棵槐树砍掉。”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秀オ一听,忽地睁大了眼晴,悻悻地走开了。) 3.揭示可笑原因: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归納人物特点即可笑原因。 (预设:秀才迂腐、迷信、可笑、执迷不悟。) 4.谈体会: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预设: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四、修改、补充表格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修改、补充表格。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再次品读了这个故事,了解到这则幽默的可笑之处,同时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可谓收获頗丰。其实生活中幽默故事还有很多,大家不妨多收集些,在阅该中感受幽默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查找幽默故事,并把这些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七、板书设计 秀才砍树 秀才:迷信 迁腐 可笑、执迷不悟 儿子:聪明 机智
课后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维持——( ) 清贫——( ) 一贫如洗——( ) 二、按要求填空。 1.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碓的“困”字吗? 结合句子内容理解词语:若有所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词语说一句话。 若有所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把树砍了,啗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 结合句子内容理解词语: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词语说一句话。 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