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伤仲永》课文梳理
作者:lsylsg007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30


伤仲永
1. 文学常识
王安石,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为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即老苏、大苏、小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重点字词
   (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读pān,牵、拉))
   (2)古今异义
A.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常用作指示代词,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B.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纷纷。今义指稍微。)
C.复到舅家       (复:再,又。今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D.泯然众人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E.或以钱币乞之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今义:或许。)
F.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3)词类活用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经常性,每天,天天。)
 忽啼求之            (啼:哭着,动词,做“求”的宾语)
 泯然众人矣         (众人: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父异焉 (异: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奇,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父利其然    (利: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利,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利可图的。)
   伤仲永       (伤:为……感到惋惜,形容词作动词,为动用法)
(4)一词多义
 自:A.并自为其名(自己)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还自扬州(从)
闻:A.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B.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指好名声)
与:A.借旁近与之(动词,给)    B.陈太丘与友期行(介词,和)
然:A.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B.泯然众人矣(动词或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之:A.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译为:它)
    B.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译为:他)
C.余闻之也久(代词,指仲永父亲“不使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这件事)
D.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诩,译为“的”)
于: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到)B.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其: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这)B.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5)特殊句式
  省略句:A. (余 / 我)令(其)作诗,(其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 B.(余 / 我)从先人还家 / C. (余 / 我)于舅舅家见之,(仲永)十二三矣。D.不使(之)学
状语后置句: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又七年,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3.练习回顾
   方仲永过人之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变化:令作诗,不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变化的主要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故事中的道理:人的天赋即使较高,仍然需要努力地学习。因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不是不变的,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作者还指出即使是神童如果后天不学习,尚且变成普通人;普通人如果不学习,恐怕连一个平庸的普通人还不如呢!这说明作者非常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作用,这对老师和家长如何珍惜孩子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的主题,启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4.作者的人才观:王安石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拓展练习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央,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韩诗外传》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比较一下本文中的孟母与《伤仲永》中仲永的父亲在教子上有什么不同?  
解答: 1.写了两件事:孟母裂织,孟母买豚肉。
2.记叙了孟母教子的两件事,说明教育子女应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并要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孟母懂得要教育子女,既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必须以身作则。仲永的父亲则因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结果孟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孟子成了才,而方仲永则失去了良好的天赋而“泯然众人矣”。
参考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孟子小时候,看见邻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家杀猪干什么?”孟子的母亲说:“想给你吃。”马上母亲就后悔说错了话,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这是胎教。现在孟子刚有知识我就欺骗他,是在教他不诚实!”孟子的母亲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来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孟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揭阳市中考一模)
《送东阳马生序》《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伤仲永》《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题)
《伤仲永》《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百色市中考)
《诫子书》《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伤仲永》对比阅读练习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伤仲永》ppt课件(48页)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
《伤仲永》ppt课件(21页)3
《伤仲永》ppt课件(57页)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伤仲永》复习学案ppt课件
《伤仲永》表格式教案22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伤仲永》ppt课件(30页)2
《伤仲永》训练题
《伤仲永》助读单
《伤仲永》总复习
《伤仲永》ppt课件(42页)
《伤仲永》学案8
《伤仲永》知识点
《伤仲永》教学案例、感悟及评析
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伤仲永》教案21
《伤仲永》教学设计20
《伤仲永》教学反思2
《伤仲永》教案19
《伤仲永》ppt课件(56页)
《伤仲永》知识点归纳及比较阅读
《伤仲永》导学案7
《伤仲永》文言文期末复习
《伤仲永》预习学案
《伤仲永》改写成诗
《伤仲永》课堂实录及点评
《伤仲永》复习指南
《伤仲永》教案18
《伤仲永》知识竞赛ppt课件
《伤仲永》重点字词句
《伤仲永》ppt课件(65页)
《伤仲永》教案1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