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民间习俗。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习俗是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吗?(对,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爱国诗作《国殇》。)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作者作品
屈原 ,名 ,字 , 时期, 国人,杰出的 和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是 诗人的杰出代表。后人将屈原的 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二者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 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有 、 、 、 、
。其中,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解读题目
国殇:
。
3、字词通关(给划线字注音):
国殇( ) 被犀甲( ) 车错毂( )旌( )旗蔽日
躐( )余行 左骖( ) 殪( ) 絷( )四马
援玉枹( ) 天时坠( )霾( ) 4、指出诗中的四个通假字: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1、分组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组内同学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再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2.向同学讲解诵读规律:《楚辞》为七言,上四下三拍。此诗可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兮拖长声。也可细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注意每句的重读音。
3、熟读后,逐个从字面上解释句子; 4、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自主学习过程: A.自学诗歌。要求: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B.试着概括这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对这首诗有较为完整、全面、生动的印象。 5、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A.根据诗歌内容,我们可以把全诗分成几节? B.请概括本诗主旨。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内容或形式)对这首诗歌进行鉴赏。
(楚国将士的雄姿;视死如归的无畏和牺牲精神;悲壮浓烈的战场气氛;作者沉痛的悼念之情;作者的崇敬之情;诗歌的语言特色;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刚健质朴的诗歌风格。) 2、分组展示:
五、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 请学生在诗中找出最欣赏的四句描写,并将它们改写成100字左右的片断描写。
2、 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撰写歌颂与哀悼阵亡将士的对联。
每组派一个同学将对联写在黑板上,由大家讨论评出最好的对联。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