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咏史诗三首》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26


咏史诗三首 
《长沙过贾谊宅》 
1. 清金圣叹评曰: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人去后”,轻轻缩却数百年;“日斜时”,茫茫据此一顷刻也。 
答:这一评语较恰当地概括了诗人的伤心之由。(1)诗人与贾谊的遭遇相同,大有千古知音之感,故伤心贾谊,正是自怜。(2)环境又是如此凄凉,秋风夕阳,空空荡荡,千载悲情,浓缩于“人去后”、“日斜时”之中,正是植此情景之中,不由不悲。 
2.课后习题一 
命题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并联系相关作品,触类旁通地提高对诗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此句中的“汉文有道”是反语,表面上写号称中兴之主的汉文帝任用贤才,实际上却是将贤才一贬再贬;下句所对“无情”正是对“有道”的巧妙回应,说是“有道”,实为“无道”。《贾生》诗中的汉文帝正是如此,表面“有道”,“夜半前席”,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但却不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而是问虚无的鬼神之事,这样的君王实为“无道”。而诗人被贬之时的唐代宗,更是无法与“无道”的汉文帝相提并论。诗人既有自负,也有伤感。全句讽刺巧妙,一语双关。 
《金铜仙人辞汉歌》 
1.“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表现铜人的远离故都之悲? 
答:拟人和比喻。,诗人将金铜仙人写得与人一样有情有义,难离故主故土,一片凄怆中义之怀。“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这是铜人“人性”的一面,涔涔的泪水,正是其对汉宫、故主的无限依恋之情。同时,“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物性”的一面相吻合,构想新奇独特。 
2.“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用了哪些手法表现铜人出长安城后的情景? 
答:拟人。衬托。 
长安城外的道路上长满了泽兰。而肃杀的秋风,已把泽兰摧残得枯萎衰谢了。以“衰兰”的愁衬托铜人的愁,这愁也正是诗人的愁。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的,苍天之上,日出月没,似乎终古不变,但假若苍天有情的话,定会与有情之物一样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设想奇绝,想落天外,极为真切地烘托出了铜人(亦即诗人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意境深沉博大。最后两句更进一步地抒写铜人恨离伤别的情绪。尽管铜人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时间的推移,故都也越来越远。诗人从铜人的听觉落笔,用“波声小”反衬铜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既是波声邈远,也是前途漫漫。委婉而形象地写出了铜人“思悠悠,恨悠悠”的复杂心情,而这正是诗人自己遭受打击,仕途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复杂而痛苦的心境。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情感。(解析:金铜仙人临别时的“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这其中隐含了年轻的李贺对历史兴亡之感伤。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813)年,距离唐王朝灭亡(907)尚有九十余年。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是时代大的环境;再看李贺自身,他虽贵为郑王李亮之后,但这是徒有虚名,家族早已没落。诗人急切地想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也能光耀门楣。不料进京后处处碰壁,连应进士试都因父名而受人挤压,被迫含恨离开长安,仕途之路断绝,这对诗人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过陈琳墓》 
1.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陈琳与自己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首诗巧用对比,将诗人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情尽情抒发出来。诗人和陈琳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也就是诗人霸才无主和陈琳霸才有主的对比;陈琳青史垂名和自己书剑飘零的对比,写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 
托古讽今、托古寄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和悲愤,同时对陈琳“霸才有主”表示欣羡,寓含对当时埋没人才的不满。 
2.课后习题 
第二题 
    命题意图:学习咏史诗中托古寄慨的方法,并能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吊陈琳:“曾于青史见遗文”、“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其余句子皆为自伤身世之语。 
    第三题 
    命题意图:通过几首咏史诗的学习,能对咏史诗托古抒情的方法有一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答案:《长沙过贾谊宅》托古寄慨,通过对贾谊被贬长沙的遭遇,暗含对朝廷不重人才、自己怀才不遇和贬官异地的不满。 
    《金铜仙人辞汉歌》通过对金铜仙人被迫离开汉宫和故主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叙写,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同时托古寄慨,深深地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痛。 
《过陈琳墓》通过在陈琳这位前贤墓前的追思和遥想,托古讽今、托古寄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和悲愤,同时对陈琳“霸才有主”表示欣羡,寓含对当时埋没人才的不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粤教版选修《咏史诗三首》练习题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ppt课件(23页)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ppt课件4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教案2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ppt课件3
什么是咏史诗
温庭筠《过陈琳墓》诗歌鉴赏
咏史诗三首之《过陈琳墓》ppt课件1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ppt课件2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诗歌鉴赏
《咏史诗三首》教案1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长沙过贾谊宅》《过陈琳墓》ppt课件
咏史诗三首之《金铜仙人辞汉歌》ppt课件1
《咏史诗三首》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