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中考满分作文 >>江苏省 >>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书里有个“我”》优秀范文(6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12


范文一: 

书里有个“我” 

境明,千里皆明。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像幽静山寺中静静流淌的清泉,掬一捧喝下,清澈肺腑。 

喜爱偷懒的人大抵是这样的,在某个假日的午后,随意翻动珍爱的书,抚摸它泛黄褶皱的封面,嗅着油墨的香气,摘录一段钟爱的文字,直到心灵与书本契合,才停下这一次愉悦的旅程。 

林先生是我仰慕已久的当代著名作家,他曾说,他早已不是站在桥上看风景的年纪。而我后生小辈,却在执着地寻着自己的风景,在学业与家庭琐事间兜兜转转,不觉已深陷其中,迷失了方向 

他的文字意境悠远,折射着禅理。得意时,我读它,能带给我兴奋后的冷静,让思想沉淀,变得更加厚重;失意时,我读它,能向我展示另一番广阔天地,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偶然,读到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讲日本的“神鼓童”表演与山寺中的佛鼓的不同。“神鼓童”表演即一名灵秀的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的力量和技巧完成的一项体力表演,场面壮观。而山寺中的佛鼓则是一名比丘尼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就挥动手中的鼓槌,一下又一下地敲击鼓面的情景。这名比丘尼神情安详,泰然自若,好像与那幽静的山寺合为一体,而手中的动作像是下意识、最自然的动作。“咚——咚——”,要敲整整一百二十下瘦小的比丘尼才能放回鼓槌,悠然自得地离去。 

合上书本,我不禁苦笑,自己不就是那名神鼓童吗,笨拙地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攀越心中的那个高峰,却不知那会使自己永远困在那里,寻不到出路。倒不如将心放宽一些,像那个比丘尼,心态平和,笑着面对一切,不去埋怨,悠然自得,随心随性。 

岁月流转,我依然站在桥上看风景,携着那本书,然而书里那个小小的“我”已在敲着山寺中的佛鼓。 

范文二: 

书里有个“我”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本书只有在多读了之后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在读笛安的《西决》、《东霓》、《南音》时,我深深地被他们所吸引。他们是兄妹关系,可看似简单的亲戚关系背后,又隐藏着扑朔迷离的身世关系。说他们过得幸福可幸福又是短暂的。说他们亲情很浓可又是建立在秘密之上。 

西决的老实忠厚,东霓的妖娆毒舌,南音的活泼可爱。这三种性格在我们身边很普遍。可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的呢?他们性格迥异,做事方式态度完全不同。西决做事冷静为他人着想,东霓有些自私可却如同诸葛亮神机妙算,南音有些缺少主见听从别人安排,可自己又是哪一种的呢?西决使人感觉友好、舒服,东霓喜欢伪装她带刺只是怕再被伤害,南音让人容易保护平易近人,可自己应该怎么做呢?西决容易受人欺负,东霓使人望而生畏,南音容易受人摆布,可自己,又要怎么衡量呢? 

书中许许多个方面都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可自己又要怎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格与为人呢?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了这四本书后,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套方式:做事冷静为他人着想但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使人感到友好平易近人,但绝不能没有一点防备,在朋友亲人面前受点委屈但在外人面前不能任人摆布。 

这就是这本现实的书给我现实的道理以立足于现实的社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候书不仅能传递知识,也能教育做人。看完书后的我也更加深刻明白这本书的意义。感谢这系列书,让我重新想象了一个从书中出来的我。 

范文三: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双脚,一条路,一个远方。 

在流转飞扬的文字中,寻得一方净土,栖息情感,微闭双眸,畅游朱自清构筑的一片繁华,寻得共鸣,无畏无惧。 

岁月匆匆,日子就这样流水般奔腾而去。《匆匆》中提到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者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他不仅自我反问:“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下些什么痕迹?”我愕然,对啊,正如他所说的,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 

每每看到他如此反问我,我总能陷入一片寂静的沉默之中,无以自拔。他的思索何尝又不是我的。十几年来,我如同在沙地上行走,云淡风轻,没有什么足迹。春去春又来,花落花会再开,时间就是生命每次的轮回。 

他的《背影》众所周知,父亲微胖而蹒跚的背影穿越时空成了父爱的经典,那背影不高大,不挺拔,是在生活重压下渐渐衰老的父亲的背影。每当“目睹”爬月台的那一幕,我总是头涔涔而泪潸潸。 

仿佛那便是我的父亲,而我便是那个远去的孩子。 

依然记得刚上高中时与父亲离别的场面,他将我送上公交车,千叮咛,万嘱咐,直到车子开走时,他才不舍地离去。我回眸,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远方。 

从未见到如此深情而留恋的父亲。在我脑海中父亲总是用铁甲做外衣,用刺刀当武器,用最冷漠的外表来掩饰,眼测不出深度,心望不穿浮沉。然而,在离别时刻,他那铁甲、刺刀已被融化…… 

我被朱自清细腻的文笔、独特的视角深深吸引,依他的文章而行,总能寻到一个自己的影子。 

他的文字感人肺腑,征服了我。他的书中有一个袒露心事,领略生命的快意的我。 

范文四: 

书里有个“我” 

有人说,读书就像照镜子。如果说镜子可以映射出我们的外表,那书便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内在,包括我们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书的面前,我们似乎变得透明,变得一清二楚。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书里有个“我”,会读书的人就比别人更能认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但是多少人在读书过程中意识到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往往能从书中看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但似乎在平时并没有发现。人总是更擅长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时书便充当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和别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来,让你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书山客观,但也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再怎么离奇,再怎么变化,它都脱离不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书里有个“他”,倒不如说书里有个“我”;我们在读别人,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影子。 

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将来取得什么学位,找份什么好工作而去读,而是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读。我想人生不应该只包括学位和工作这两样东西吧!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最好的工具——书。当然,要从书中认识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思考、探索、得道的过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读是一点收获也不会有的。会读书的人就能与智者为伍,会读书的人便能对自己的人生深层次的认识与诠释,会读书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为一种崇高目标而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最有价值的读书,最有效的读书,这样读书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读书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读书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读书就是读自己,读出书里有个“我”。 

范文五: 

书里有个'我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名言》这本书,书中“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我的念头。 

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范文六: 

书里有个“我” 

手捧《红楼梦》,看着封面的林黛玉扶着一柄花锄,独自伫立于秋风中,望着飘零的残花伤心,我心里漾起一阵不平:胸怀锦绣才华的不凡女子,为何要在大观园姐妹的笑声中独自掩泣呢!听说郭宝昌导演拍电视剧《红楼丫头》,我灵机一动:书里有个“我”——黛玉身边的一个丫头,一定要给黛玉设好多目标,重新画像,使她比原著中更完美。 

镜头一:我要给她定个健身的目标。黛玉太瘦了,一袭青纱更使她显得像赵飞燕一般似欲凌空而起。虽说大观园里既没有哑铃,也没有跑步机,可黛玉可以学踢毽子,紫鹃的手那么巧,做毽子肯定不成问题;可以常去拜妙玉,因为妙玉的道观在半山腰,爬爬山也是有好处的。一天踢三次毽子:早、中、晚;一星期登三次山;一、三、五。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也可以使皮肤红润有光泽。我这个小丫头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点激动。 

镜头二:黛玉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太爱伤心。宝玉访宝钗,众姐妹小声议论,她都放在心上。这样压力太大了,孰不知她的肺病也和这有不小的关系。温书迎考时,老师教我们可以转移视线来缓解压力,黛玉何不也借鉴一番:宝玉访谁、夸谁都随他,你则弹弹琴,也学学水仙顾影自怜,欣赏自己;姐妹们要议论也随她们,你在一旁吟诗,不知能收到多少羡慕的眼光;孤独时看看池中嬉戏的鱼儿,伤心时去找找园了里有没有新开的花儿。我这个小丫头希望黛玉别再伤心,否则可惜了满腹诗书,可惜了身子,可惜了与宝玉抗击封建礼教的伟大爱情。 

镜头三:虽然从黛玉刚进大观园一幕看出她做人做得小心,“不愿多说一句话,不愿多走一步路”,但是不知是自己的禀性所致还是因他人妒忌,总没有多少知心姐妹。我建议黛玉应多和大家聊聊,大家看戏就跟着去,姨妈请客也不要推辞。我这个小丫头相信黛玉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真正的“女主角”。 

走进《红楼梦》,书里有个“我”,奇思怪想了这么多,追求健康,回避伤心,搞好人际关系,我不禁有些惊诧自己的想象力。往镜子前一站,我恍然大悟:原来,书中的新黛玉就在镜子里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2篇)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鼓楼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南京市栖霞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冲刺模拟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南京市栖霞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食趣、让遵守规则成为习惯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联合体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0年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你的和我的》优秀范文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考前模拟语文A卷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南京市溧水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卷(二)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题型预测试卷(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届南京市秦淮区初三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______在2018》优秀范文(2篇)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8届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7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