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乡村四月》教案2
作者:mayi47879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4-27


作者EMAIL:ma47879@sina.com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却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却总是来去匆匆呀。这就是我们都市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了,于是假日里,我们便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有吗?(乡村)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他。他是浙江永嘉(温州)人,很有才华,却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乡村四月》,
    板书:乡村四月
    乡村是地点(江南一带)四月是时间(初夏时期)
    听老师读诗题,从老师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听出向往之情)是啊,我向往乡村四月。可能大家还没有我这种感觉,因为你们没读进乡村四月。没关系,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二、初读诗,了解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自由读)
   2.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诵?(2分钟)
     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规、闲
   3.师范读,生个性读,把诗读通了(用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读,齐读。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意思有那些方法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
   6.先自己利用这些方法悟一悟,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7.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你明白了那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
    说到“白满川”时,借助课件理解。
    过渡语: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了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它能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
  三、品读美景。
   1.但刚才同学们说的只是乡村四月大概的轮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诉老师,在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纸上,然后举起来。
   2.老师随着学生写的词语,问:你看到?你听到?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山原白川
             子规烟雨
   3.引导:
    (1)很多人写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
     a 如果学生都只写了“山原”/“山”等时——
      师导: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诗人看到的是“绿遍山原”,你说这有什么不同?
      那是怎样的山原啊?
      如果学生中有写“山原”,也有写“绿遍山原”的时候——
      师导:(问写“绿遍山原”的学生)为何你要把“绿遍”写进去?你写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是怎样的山原?
     b 辐射: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们看到的山原是怎样的山原?用笔在“山原”前面加个词,写出你想象到的怎样的山原。(提问3、4个学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表现绿,必要时,老师可以示范一句。)
      翠绿翠绿的山原绿得淋漓尽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山原……
     c 渲染:多美的绿遍山原,它与反着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衬,这不就是(引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吗?
   (2)烟雨
     过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笼罩雨里,谁能说说这又是怎样的雨啊?
     蒙蒙细雨……
     渲染:像轻烟般的细雨笼罩着水田和山原如诗如画如仙境。
   (3)子规
     过渡:最妙的是在这如画般的景色中,还听到了……
     那是怎样的鸟叫声啊?
  4.回到整体。
    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谁能用自己美好的语言,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2人)
    你们很不简单,这十四个字你们说出了一大串,说得太美了。我们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正是诗人的十四个字啊!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不再是几个字了,它变成美若仙境的画卷,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美的感觉,一起品味这两句诗吧。
    (美读前两句)
    板书:景美
  5.播放乡村风景图片(图不要太多,四张就可以了)。边播图片老师边渲染:这就是诗人笔下的——(可引读,或师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美景啊!
  四、品读人勤。
    过渡:是啊,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1.读后两句诗,问:他们在忙些什么?(采桑养蚕,插秧种田)
   2.采桑养蚕,插秧种田是农民的必修课,这是多么勤劳的村民啊,读出感觉。
   3.问:他们仅仅是在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吗?是那些词告诉你的:(闲人少),也就是说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4.想象他们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
   5.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忙人多得了,却要写闲人少呢?
     (诗人用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哪个更妙?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6.从“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么(繁忙)
   7.是啊,简单的3个字写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写出村民勤劳的形象,
     板书:人勤
     我们也来学诗人作两句诗吧,把没写进诗歌的忙也写进去,比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
   8.鼓励学生作诗。
    如果不说乡村四月,而是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几句诗?如每到六月我们都忙着做什么?那我就以“校园六月闲人少”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
    对啊,诗意来源对生活的热爱,作诗又有何难!你们都成为了诗人。
    过渡:但诗人中也有一般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人之分,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为何?(一是农村最主要的农活,二是与第二句诗押韵,三是与第一句的“绿”和“白”照应)
    指导:联系上两句诗读读,前两句最后一个字是“雨如烟”的“烟”,现在后两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又种田”的“田”,这两个字的音都有“an”,因此读起来很有韵味,琅琅上口。这也是诗的魅力。
    不信,我们再读读,感受这诗歌的韵味。
    读诗。
  五、悟读升华
   1.多动听的诗歌啊!如果你现在就是诗人,此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的眼前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是诗人啊,你陶醉了,你诗意正浓,于是你作诗一首《乡村四月》读:(读出陶醉美)(配乐诵读)。
   2.看着(勤劳忙碌的人们),你又怎好意思闲着呢,于是你大笔一挥欣然作诗《乡村四月》读:
   3.是啊,你是诗人,你要赞美这里的景(美)……这里的人(勤)……于是你把你的感情融进了这一首诗:读:乡村四月(读出赞美之情)
   4.是啊,美若仙境田园风光,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赋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刻在心里。
   5.背诵古诗
  六、谈谈: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学了这首古诗,你有话要说吗?(生成学法,诉说收获,巩固所得)
  七.拓展阅读。
    象翁卷这样写田园诗的诗人还有: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等,找出他们的诗读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归园田居五首》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八.作业:默写古诗,积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景 山  原(绿)  川(白)  美
            子规 鸣雨    如烟 
          人 闲  人少   勤
            才……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乡村四月》ppt课件2
《乡村四月》教案3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2
《乡村四月》教案1
《乡村四月》课堂实录
《乡村四月》ppt课件1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3
诗词诵读《乡村四月》教案1
《乡村四月》mp4视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