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13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

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学 姜丽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视频《富春江情》 

    同学们,刚刚大家欣赏了富春江的简短介绍,让人不禁有荡舟江上的欲望。元代吴桓曾有诗云“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宋代苏东坡也曾赞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他们的介绍足见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今天让我们坐上那古老的乌篷船随同作者一起摇梦到春江。 

    二、检查预习 

    相信你们在课前对这篇文章进行了预习,请一位同学将预习中的“字词积累”到讲台上来展示一番 

    学生上黑板展示,并带领全体学生集体朗读。 

    刚才这位同学的风采怎样?学生评点。 

    还有没有同学有补充,其余学生在下面补充重要的词语 

    三、整体感知 

    师评:预习成果的展示,让我看到大家在课前的预习是非常认真的,你们肯定也认真朗读了课文,那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出示思考题“文中哪个词语能体现富春江的总体特点?”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知道答案后请举手。 

学生解答----丰 

师问:文章围绕“丰”描写了哪些风物? 

学生解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师问:自然景观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解答----俏(曲)、娇(绿)、美(静) 

师问:人文景观描写了哪个景点? 

学生解答----严子陵钓鱼台 

师问:普通的钓台怎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作者停驻了脚步? 

学生解答----扬古启今的魅力,不慕富贵、不媚权归的傲世风骨、神魂 

师问:从自然景观的绘就到人文景观的议论,作者用哪个字串联了材料? 

学生解答----梦 

    教师总结:是啊,一个“梦”依托“想”的动作将全文所有的材料有机的组织在了一起,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四、品评赏析 

    刚刚的感知,让我们初步领略了富春江的钟灵毓秀、风物独绝,和她扬古启今的魅力。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奇山异水是富春江的灵魂,更是作者钟情的景致,让我们共同梦一回春江的画山秀水,一起品一番诗意的美词美句。 

    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 

    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 

    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 

例如: 

1、乌篷摇梦到春江中“摇”:点明游览的工具,透露出作者闲适惬意的心情,也烘托出富春江的静谧; 

2、富春江裙裾一闪,“闪”化静为动,形象写出了富春江曲折多姿,委婉袅娜的特点; 

3、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染”、“浸”写出了富春江两岸千嶂染绿的娇美,体现了富春江的山清水秀; 

4、一棹清波碧水路、千种情思万般忧、澄于湖海碧于天 

音韵和谐,读起来有一种节奏美,读时朗朗上口; 

5、丰哉:直抒胸臆,表达对富春江浓浓的眷恋之情; 

 

师说:刚才许多学生都寻找了文章7、8两小节的语言,看来这两小节的文字颇具魅力,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品读这两段的语言,读的时候一定要富有感情、注意字词句的停顿、别忘了抑扬顿挫。 

    学生尝试朗读,教师给其配音画,读后其余学生评点,再让学生集体演绎。 

    刚才的品读、赏析让我们进一步感悟到了富春江别具一格的魅力和内涵,那韵律和谐的节奏、字词简约的含蓄、诗句恰当的引用、表达方式的融合、情深意远的意境,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难怪有人说“美是作品的生命”,我们要感谢作者用她发现的眼睛绘就了如此美妙的华章。 

    五、质疑拓展 

    你有发现的眼睛吗?请发现文中你仍然不理解的问题,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例如: 

    1、文章开头不像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而是描写了青海之行为什么? 

解答:青海之行是鲜明的对比,突出作者对富春江的向往,又利用郁达夫的诗句和叶浅予的画作,起烘托作用,激起作者的梦想。有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 

    2、第八小节写江的“静”,但是为何写到“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喧闹,还写了人们的感受? 

解答:句子的运用是作者以动衬静的写法,也将往昔和今日作对比,体现昔日的“静”;人的感受的描写是从侧面来体现富春江的“静美”。 

    3、富春江的自然景观已经很美了,作者为何还写严子陵钓鱼台? 

解答:人们仰慕严子陵,是因为他不慕富贵、不趋炎附势的傲世风骨,更是由于他具有扬古启今的文化内涵。因此散文也达到了自然、历史、人文的统一,真正体现了情景交融之感。 

 

    六、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悟了作者的情感,把握了文章的结构,品味了文章的语言,如果说是“梦”串联了文章,那我要说“美”贯穿了始终,此时此刻,富春江上那情思悠悠的乌篷船似乎又在我们面前摇曳、回荡,富春江娇美的湖光山色好像仍在我们面前闪现,严子陵钓鱼台绝而不群的风骨依稀鲜活的在我们眼前飞舞。 

    我们惊叹于作者发现美的眼睛,感动于她诚挚、灵动的心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捕获生活中的瞬间,让我们用敏感的思想与之碰撞,我们定然能觅得梦想的回归。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6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5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4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3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学反思
叶文玲《乌篷摇梦到春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2
《乌篷摇梦到春江》学案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5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学设计4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3
叶文玲《乌篷摇梦到春江》原文阅读
《乌篷摇梦到春江》说课稿
《乌篷摇梦到春江》同步练习
《乌篷摇梦到春江》教案1
《乌篷摇梦到春江》课堂教学实录
《乌篷摇梦到春江》备课资源
《乌篷摇梦到春江》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