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21


综合性学习 

环保小课题研究 

1 .要求: 

( 1 )确定课题。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环保问题,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 2 )制定研究计划。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的程序设计。为便于研究,可设计“活动情况记录表”、“访谈表”、“实验记录表”等。 

( 3 )实施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资料调查、实地调查,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要作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要注意群策群力,问卷设计、实地考察等要集体商量,合作完成。 

( 4 )形成成果。加了整理有关资料(文字、图表、图画、录像、录音、小制作等),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活动设计、实物等。 

( 5 )展示成果。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递交学校或环保部门。 

2 .注意事项: 

( 1 )课题切入点要小。 

( 2 )尽可能邀请本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3 .参考课题: 

( 1 )本地退耕还林与环境保护 

( 2 )某段河水断面水质分析 

( 3 )农药化肥对生态的影响 

( 4 )助力车(简易摩托车)废气和噪声污染及防治方法 

( 5 )学校绿地小环境考察 

( 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 7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 

( 8 )居民生活小区的绿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9 )家庭装潢中的涂料选择与室内空气 

( 10 )“白色污染”与环境保护 

( 11 )某区域噪声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 

4 .总结:在综合性学习中,你表现怎样?请用语言给自己画像。(最好举例哟) 

①参与意识: 

②主动意识: 

③活动态度: 

素养养成型评价试卷 

评价时间: 120 分钟 评价分值: 100 分 

一、语言积累(共 20 分) 

1 .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灼( )伤 摄( )取 萎 ( )谢 聘( )用 栖( )息 

分泌( ) 柔嫩( ) 挠( )头 芯( )片 折( )射 

2 .解释下面词语。 

( 1 )按部就班 ( 2 )归根结底 

( 3 )屡见不鲜 ( 4 )与日俱增 

3 .问答题。 

( 1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 

( 2 )为什么说雨林毁灭所带来的灾难是世界性灾难呢? 

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 

(一)风 能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茅 。”成都的 秋风竟卷去了 杜甫草屋上的茅草, 足见风 的威力。参考《蒲福风力等级表》,估计袭击杜甫茅屋的秋风在七八级左右,实际上才刚刚跃入“大风”的行列。 1949 年 11 月,大西洋的一次风暴便使六百多艘轮船惨遭覆灭之灾;古代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城即为暴风夹带的大量黄沙所掩埋;陕西榆林城曾因风沙袭击而 三迁其城池 ;巍巍古代天山亦为风所削平……风力之大,真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了! 

②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的作用。成灾之深,说明能量之大。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风能相当于 65 万亿 度电能,比全世界人工发电总量还大若干倍。若与烧煤所产生的能量相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产生的能量只是风能的三千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给风以“蓝煤”的褒称。 

③对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人们岂能视而不见?古代有些商船便专门扬帆迎风,凭借风力的吹送,往来于海洋之上。风车的使用,说明人们利用风能更为积极主动。现在人们设计的一种风动泵,只要有三级风,便可带动水泵抽水;还有一种简易风力磨,磨上装有变速轮,不论风力大小,均可转动,一小时可磨面十多公斤;在天寒地冻或缺水的地方,或对某些不适于湿选的矿物(如石棉)等,风力选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④风能的利用,虽然历史悠久,进展却很迟缓。因为风力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有时能拔树毁屋,有时却又无影无踪。就以我国大风地区之一的雷州半岛来说,年平均风速只有 3.5 — 4 米 / 秒(约三级风)左右,因此,怎样改进风轮发电机,提高效率,对风力的利用是颇为重要的。目前,人们已能用改变叶片螺距的方法来保持风轮恒速运转,美国卡孟航空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在四级风到八级风中速度恒定的风轮发电机。“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然界向我们提供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风也来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出力吧! 

4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 1 )本文的中心是( )。 

A .说明风力巨大,以致成灾。 B .说明利用风能能为人类造福。 

C .说明风蕴藏了巨大的能量。 

( 2 )结尾一节文字的作用是( )。 

A .突出事物的特征。 B .使文章结构严谨。 C .揭示文章的主题。 

( 3 )本文说明的对象的特征是( )。 

A .能量巨大。 B .破坏性大。 C .变化多端。 

5 .( 1 )如果把第②段中的“据估计”删去,看起来准确,但实际上并不准确,这是因为 。 

( 2 )第①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②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 ;第③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 。 

( 3 )第③段中的第一句话的作用是 。 

( 4 )第④段中能概括本段内容的一句话是 。 

( 5 )比较文中的两个粗体词“改进”、“改变”。 

(二)大豆的吃法 

大豆,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食物。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多,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又有一定量的脂肪, 15% 的磷脂。它的吃法多种多样。用它作原料,可制成各种豆制品。我们熟悉的豆浆、豆腐脑、豆腐,以及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腐竹等都出自大豆。 

有人喜欢吃炒豆,这种炒熟 的豆吃起来 虽然很香,可是太硬,不容易消化,营养也不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一些牙不好的人,更是无能为力,只好“望豆兴叹”。 

科学的吃法有以下几种: 

大豆经过水泡,磨碎,过滤,煮沸后变成豆浆。豆浆含的蛋白质、铁质比牛奶要高。早餐吃上个馒头,喝上一杯豆浆,物美价廉,再好不过。 

豆浆煮沸冷却后,一部分凝固的蛋白质连同部分脂肪浮于豆浆表面,取出晾干成片就是豆皮,做成条状的是腐竹。它们是高蛋白、高热量的优良副食品。 

豆浆加石膏水搅拌静置,蛋白质就凝固成白嫩的豆腐脑,我们南城人叫它“豆腐崽”。夏天凉拌,清凉解热;冬天烧成汤,就着火锅喝,管叫你鼻尖冒汗,浑身暖和。 

豆腐脑用布包好,再经压榨去水就成豆腐。豆腐可做成几十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因为它质地柔软,不含胆固醇,所以老幼皆宜,特别适合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食用。有些人喝酒时喜欢用豆腐做下酒菜,原来,豆腐中含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大豆经过水浸发芽,豆芽长 1 — 2 寸,白嫩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味道鲜美。由于它四季都可以发芽,所以特别受人们欢迎。 

煮熟的大豆和豆腐经 接种霉苗发酵 后,可制成豆酱、豆豉( ch ǐ )、霉豆腐,这些都是有名的调味品和地方风味小菜。 

大豆接近成熟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剥出来煮熟吃,叫它“毛豆”。“毛豆”是秋季的美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热量很高。 

朋友,我劝你按科学的吃法,多吃些大豆和豆制品! 

6 .大豆营养丰富,含有 、 、 、 等。 

7 .大豆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主要用大豆制成 ,再用豆制品做成 、 

、 、 。 

8 .文章在介绍每一种科学吃法时都先说 ,后说 ,使文章有条理。 

9 .本文哪个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三) 卧思增智 

①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白天遇到的费神耗时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到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的时候,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而且这时想出的办法一般都无懈可击,美妙绝伦。闭目而 思更是 “爬格子”的人理清思路妙笔生花的绝妙时刻。当你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时候,当你突然思路 中断难统 全文的时候,只要闭目而卧,智慧的大门就会被进一步打开,令你文如泉涌。 

②凡人如此,古今中外的名人也不乏其事。哲学家笛卡尔 一天中卧思的 时间长达 16 个小时,著名的《方法论》就是他的卧思之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约一半的构思和初稿是 在卧思中 进行的。美国剧作家柯汉只有在隆隆行驶的火车卧房里,才能文如泉涌,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位美洲作家——卡玻特,如果他不躺下来,就什么也想不出,写不出。我国隋朝诗人薛道衡,写诗作文,必于一个不放任何杂物的空房子里,面壁而卧,闻室外有人则怒。“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每次写作之前,先磨墨数升,饮酒数杯,然后用被子蒙头构思,起来后提笔挥洒,一气呵成。宋代文人杨朴, 作诗 喜欢卧于草丛中苦思,想出好的诗句,便一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齐白石古稀之年的传世之作,据说大多数腹稿 都是卧思而 成。棋圣聂卫平,每逢重大比赛的前夕,总爱闭目养神,制定方案。 

③ 卧思何以 益智?科学研究表明, 卧思是 一种承上启下、最大限度地开发潜意识、开拓智慧的思维形式。人的思维可分为三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睁眼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如声音、光线、气味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正是这一特殊状态,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一,排除了外界事物对大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 10 秒钟可接受 1000 万个信息,其中 400 万个来自视觉, 500 万个来自皮肤, 100 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第二,大脑营养充足。正常成年人的脑血流量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即每分钟 750 毫升;但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记忆能力最好,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第三,大脑细胞活动步调一致。脑电图显示,这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放电。正常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思维的深度。不过,这种最佳思维的出现只在片刻之间,所以应尽快笔录或录音,否则,将会失之交臂。 

④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 抓住卧思这一 思维中的奇葩,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吧! 

10 .第②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 

11 .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 

( 1 )本段在行文顺序上,先说明 ,又说明 ,最后重点分析 。 

( 2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下定义 B .举例子 C .列数字 D .分类别 

E .作比较 F .打比方 G .画图表 

( 3 )本段中“最大限度”一词的作用是 。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本段说明的中心是 。 

三、作文( 40 分) 

12 .以“绿化好处多”为题,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事理性说明文。 

参考答案 

1 . zhu ó sh è w ě i p ì n q ī m ì n è n n á o x ī n zh é 

2 .( 1 )按其门类,就其次序。也指按照部署,依次进行。( 2 )归结到根本上。( 3 )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4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 .( 1 )从物质基础上有色素、物理学原理上有光波反射、生理需要上有保护作用、进化观点上有昆虫作用、自然选择上有昆虫作用和人工选择上增添新品种诸多方面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 2 )因为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都说明雨林的消失,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而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生命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毁灭性灾难。无论是物种灭绝还是大气被破坏,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和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解、洪水泛滥等灾难性后果都是全球性的,是要由全人类共同承担的。所以,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4 .( 1 ) B ( 2 ) C ( 3 ) A 

5 .( 1 )根据现在的科学水平,风的能量尚无法准确计量 ( 2 )举例子 风暴对人类的危害 作比较 列数字 风的能量之大 举例子 列数字 对风力的利用 ( 3 )承上启下 ( 4 )第一句话 ( 5 )“改进”强调了变化后有了进步;而“改变”只强调了变化,是好是坏不一定。 

6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磷脂 

7 .豆浆 豆皮 腐竹 豆腐脑 豆腐 

8 .这种豆制品的做法 它的营养价值 

9 .第二段写大豆不科学的吃法与下面几段科学的吃法作比较。 

10 .举例子 说明卧思可以 增智 

11 .( 1 ) 卧思是 一种思维形式 思维的三种类型 卧思增智 的原因 ( 2 ) ABCDE ( 3 )限制“发挥作用”的程度 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则不能说明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对促进大脑潜能发挥的作用,也就不能充分 说明卧思增智 的原因,语言就有失准确。( 4 ) 卧思增智 的原因 

12 .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环保小课题研究》同步练习
《环保小课题研究》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