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竞选州长》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7-12


二十 竞选州长
  娄山中学    鲁琼
教学目标
1、认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和“民主政治”“自由竞选”的真相。
2、领会本文夸张、含蓄、富于讽刺性的语言特色和运用大量引文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
说明:
    《竞选州长》的写作年代离现在较远。学生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背景了解不够,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设定了这第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美国现实以及他们的民主竞选真相。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开创了一代文风,福克纳称之为“美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语言幽默、诙谐和滑稽,但很含蓄。特别是文中作者未直接斥责竞选对手是劣迹昭著的恶棍,而是揶揄挖苦,把憎恶、轻蔑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通过反复朗读,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难点:小说两条线索的使用。
说明:
     这篇课文没有一般小说所具有的那种故事情节和出场人物,通篇是“我”——独立党候选人的自我独白。可本文也是一篇著名的讽刺小说,语言的讽刺性很强。首先,文中运用多种多样的幽默手段达到讽刺效果。其次,还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一些离奇事件。同时语言含蓄中不失幽默。因此,课堂的重点是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小说的情节就是“我”叙述自己参加竞选的经过。在安排上,作者反复摘引了大量报纸、信件上的材料,层层加深地推动情节发展。这两条线索构成了文章的脉络。这种深层次的研读是需要教师充分重视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节选一些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课堂上朗读,激起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兴趣。导入到新课——《竞选州长》。
自由发言,谈谈所了解的小说;查阅马克·吐温简介,列举他的有名的小说。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为后面阅读文章作铺垫。
阅读课文
初步感知
1.快速默读,了解小说情节。
 
 
 
 
 
2、交流解决自己对小说的主要内容的了解,划出自己认为较生疏的字、词。
1、借助工具书,掌握以下词语:缄默、隐衷、谰言、玷污、大事渲染、鼎沸、声名狼藉、偃旗息鼓、甘拜下风、声望、动辄、相提并论、不知所措、以释群疑、改过自新、居心险恶、正人君子、悲恸、讹诈、下款
2、初步归纳文章内容:
小说主要描写一个独立党人——“我”参加竞选州长活动而遭到种种指控、诬蔑和恐吓,以致最后退出竞选的过程。
整体感知课文是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自己能够通读感知。
再读课文
圈划品读
默读圈划相关部分,深入理解课文:
1、故事是怎样开始的?
2、“我”对竞选的态度及心理感受如何?
3、故事开端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目的何在?
.4、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手法使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的?
5、概括六条罪状的主要内容
1、品读关键段落,针对问题进行思考;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六大罪状:第一条罪状:伪证罪。
第二条罪状:偷窃罪。
第三条罪状:诽谤罪。
第四条罪状:酒疯子。
第五条罪状:贿赂罪。
第六条罪状:讹诈罪。
 
指导学生养成圈划的习惯,这是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
归纳课文
感知文章核心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概括?
通过描写一个独立党人参加竞选而遭到种种指控、诬蔑、恐吓,最后退出竞选的故事,深刻揭露了美国所谓“民主政治”、“自由选举”的丑恶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反动性。
阅读课文要能把握文章核心
三读课文
体会写法特点
1.       双线并行发展。以
“我”的描述为一条线,以“我”的罪名的不断升级(穿插摘录的报纸新闻——引文)为另一条线。丰富了小说内容,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
夸张式的幽默讽刺在这部分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尤其是高潮中的“九儿寻父”,除了阴谋之外,还能做出什么解释呢?小说设计了这种离奇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事件作为高潮,向公众点破了“正人君子”和“民主选举”的“庐山真面目”及其实质。本文主题也就包蕴于其中了。
根据教师的点拨,在文中找出相应内容。
帮助学生在结构上理解小说
学习反馈
1、积累重点词语,并学会运用;
2、整理六条罪状:找出他们的内容,摘抄原文,体会表达在写法上的特点
3思考: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作者的名字,二者是不是一个人?
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进行知识的梳理;有中心的发表看法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结构和语言都有鲜明特点的小说。因此,教学本小说时,还可以从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比较引文的六条罪状与后文四大罪状的写法特点:①前面六条罪状已将“我”全面定罪了,而这后四条罪状又欲置“我”于死地,因为这四条是触犯刑律的。②“我”对这一大串晦气头衔深感羞辱,虽认识到是一堆无稽的指控和下流恶毒的谣言攻击,但还是幻想用正常的手段来作答复,表现了“我”的老实乃至迂腐,这就注定了“我”在政治上肯定垮台的命运。③“九儿寻父”是迫害“我”到了极点,摧毁了“我”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自尊。其次,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反复体会文章的含蓄、幽默、讽刺特点。同时,借助本篇小说的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练习举隅
1、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另一篇小说《百万英镑》,欣赏《百万英镑》的电影,体会马克·吐温的作品语言特色。
2、读姚雪垠的《谈文学语言问题的一封信》,较深入了解文学语言的特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竞选州长》学案
《竞选州长》ppt课件3
《竞选州长》ppt课件2
《竞选州长》ppt课件1
《竞选州长》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