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参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30


会员:huanganna1983 友情提供  

    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婉转,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唐诗贯珠》)。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情景相生,物我交融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画家。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田园诗。王维的田园诗常以淡雅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创造出浑然一体的意境,让人感悟到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创作于晚年隐居期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是这样的一首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精品。 
    全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诗人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前两联写山上静观所见,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展示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广漠平畴,白鹭翩飞;深山密林,黄鹂和鸣。积雨后的辋川田园,真是画意盎然。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欣羡,白鹭、黄鹂自由自在的飞鸣,又怎能不令诗人陶醉不已?一切景语皆情语。辋川的人物活动、自然景色,无不经过了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 
    后两联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颈联描绘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远离尘嚣的幽居生活情景。尾联连用两典,表达自己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用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的典故,说明诗人已与村夫野老融成一体。用海上鸥人因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的和谐关系的典故,说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作为画家,王维追求着诗画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写空林烟火,着一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写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运用了绘画上强烈对比的设色法: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一取其行,一取其声;“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描绘出一片广漠明净的淡彩,一片葱郁深沉的浓绿,使背景更显空蒙迷茫。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构成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后代诗家称王维为“诗佛”。王维的田园诗常常借对大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深邃的宗教体验。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这在世人的眼中未免太过孤寂寡淡的情调,到了诗人笔下却变得蕴涵着深沉的禅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名利的争斗,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透过诗句,扑面而来的是淡雅,宁静,幽寂,带着一点孤独,更多的却是诗人洋溢着的惬意。这种以禅入诗的手法,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而禅理与静谧的绘画美的融合,更使这类田园诗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艺术极至。难怪司空图说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连绵阴雨浸润着空寂的山林,袅袅炊烟从湿地缓缓升起。蒸藜煮黍,饭食送到东边田里。广漠无际的稻田上空,白鹭翩翩起舞;蓊蓊郁郁的树林里,黄鹂婉转歌唱。深居山中,修养寂静的心性,面对朝槿,悟出人生无常的枯荣。松下采露葵,做我清斋的菜蔬。野老我与世无争,早已离开红尘。鸥鸟为何还疑惧,不敢飞下亲近人。



    王维的这首七律名篇,描写山庄雨景和隐居心情。全诗八句四联,首联写积雨天农家生活。清人方东树说:“此题命脉在积雨二字”(《唐宋诗举要》引)。所以,诗人一下笔就点出积雨。因为连日阴雨,山林空蒙一片,异常静谧,空气潮湿,炊烟枭枭地升起。在这雨天中,男人们一清早就到东边田头劳作了。女人们在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弄好,然后赶紧送到田里去。寥寥十四个字,不仅描绘出积雨天的山林景色、炊烟动态,还展现了农家早炊、饷田的生活画面;既表现出诗人心境的闲逸,又体现田家生活忙碌而怡然自乐。用笔异常精炼、浓缩,有辞简意密之妙。 
    颈联描写自己隐居禅寂生活。诗人时常在山中静参朝槿,领悟人生无常、奉佛有乐;又在松下采摘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虔诚地实践清心寡欲的佛教教义。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这两句寓禅理于写景叙事之中,颇耐人寻味。 
尾联,写自己已经尽去机心,绝去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诗人把《庄子》和《列子》中的两个典故结合起来,使诗增加了情趣和理趣,    也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庄子•寓言》载:杨朱去见老子时,旅舍的人欢迎他 ,拿凳子给他坐,其他客人给他让座。他从老子处学了道理返回时,那里的人不再对他敬而远之地让座,甚至同他不拘礼节毫无隔阂地争起坐位来了。这里比喻自己已摆脱了争名求禄之心。罢:废去 。“海鸿”句:《列子•黄帝》说,有人住在海边,与欧鸟相亲相习 。他父亲知道了,要他捉几只回家。他再到海边,海鸥好象猜到他的心事,便不飞近他了。这里意谓自己无机心欲望,鸥鸟不必相疑。 
    这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用反诘语写自己因悟道已达忘机境界而自欣自慰,也可以解释为暗喻朝廷中仍有人嫉忌自己。意蕴丰富,妙趣横生,曲折有致,耐人咀嚼。这一联的特色是色彩鲜丽丰富。诗人把白鹭,黄鹂,灰蒙蒙的广阔水田,浓绿欲滴的幽深夏木这四种色彩、明暗、亮度不同的景物构成一个画面,使它们互相对比映衬。而飞翔的白鹭和鸣啭的黄鹂又给这幅色彩和谐的画面增添了动态和声音,从而将积雨的辋川山野描写得画意葱茏,幽雅迷人,悦耳悦目。朱叔重《铁网珊瑚》评这一联“即画也 ”,魏庆之《诗人玉屑》把它与杜甫诗的佳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相提并论,认为都是“极尽写物之工 ”。方东树赞它“写景极活现”(《唐宋诗举要》引)。 
“漠漠”画出了水田在雨雾中苍茫空阔的情状,“阴阴”活现出夏天树木浓绿茂盛的生机。加上这四个字,画面就显得开阔又幽深,十分逼真地再现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宋人叶少蕴在《石林诗话》中说 :“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他的见解是精当的。就全诗说,这首七律艺术风格淡雅幽寂,表现技法稳切工妙。无怪乎有人评论说它可以作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之一。



    去郊外听一听鸟鸣
    读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说来令人难堪,现代视听时代,我们这些幸福而懒散的受众想像力正全面堕落,现代科技的战车正轰隆隆驶过我们心灵的原野,插上一面又一面旗帜。如今,我们不再有耐心阅读20页小说去想像一个俄国妇女的期冀,或者读一首小诗去重温“花落知多少”的忧伤,我们没有心思坐在夕阳余晖中的楼头遥望归帆冥想,也没有闲情去到漫天雪地听咯吱咯吱的声音飘浮在身前身后……然而,我们会花一整个晚上守候在电视机旁,轮流看50个频道,将遥控器的按纽翻来覆去地从头按到尾;我们会把整个白天浪费在水泥房子里,让身体享受着空调的抚摩,让眼睛浏览着五颜六色的塑料盆景,让耳朵承受着嘈杂尖利的电子声响,而没有想到去郊外吹一吹风,看一看远山绿水,听一听鸟鸣虫啼…… 
  当我们的眼光和心灵局限在这狭小的视听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生活的内容竟然如此贫乏和单调,生命竟会这样充满喧嚣和浮躁。我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有另外一些人,或者曾经有过另外一些人,他们过的是别样的生活。比方在王维的世界里,我们就常常看到他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更多的余地。他有时坐在阳光下的门前,坐在树木中间,从日出坐到正午,甚至黄昏,在宁静中凝思,听听风,看看云,认一认草木,注视一个虫子的爬动。月亮升起在他的世界里,清泉在他的心中唱响;他一边弹琴,一边又兴之所至的长啸;他的周围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夜宿的山鸟也不时地在春涧中鸣啭,仿佛在告诉他静夜里其实他并不孤单…… 
  作为盛唐享有盛名的诗人,王维很小就显示出了聪颖敏锐的才质,受到皇族诸王的敬重,年仅二十多岁高中状元,官至大乐丞,人生道路开阔而平坦。可是后来王维因参与张九龄政治革新遭挫,加以妻子过早地逝去,中年后渐渐对仕宦淡漠,受母亲影响,佛禅开始成为他思想的主导,终南山便成了他心灵栖息的所在,在这里他购置了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息心静虑的生活。这首《积雨辋川庄作》就写于这一时期。 
  诗的前两联描述田家生活: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们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只见那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还有那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清脆。——辋川之夏,充满宁静而又生机盎然的美! 
  后两联叙写诗人陶然忘机的生活:他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种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于孤寂寡淡,但是早已厌倦尘世芜杂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了极大的兴味,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四季从容不迫的步履,田家朴素和美的生活,清的山,白的水,还有轻捷歌舞的鸟,都让王维体验到一种难得的温馨和恬静,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和净化。 
  在王维的生命中,辋川庄对于他的意义,就像瓦尔登湖对于梭罗的意义一样,是帮助他在有限的现实物质世界之外开拓了一个无限丰富广阔的心灵的世界。王维和他的辋川庄,给了我们的生命一种诗性的参照,提升和廓开了我们的心灵境界。它使得普通平常的一片草海,一片芦苇地,一片清秋的水面,成为了可能的诗意的世界;它让我们的感官变得锐敏,从一滴露珠中观宇宙,从一片落叶里觉岁月,从一抹夕阳下悟天地;让我们“千里闻莺啼,百里嗅荷香”,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那“数千年往事,注上心头”,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唐•李肇: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也。(《唐国史补》卷上)
宋•叶梦得:诗下双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谓“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二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不然,如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石林诗话》卷上)
明•顾璘:结语用《庄子》忘机之事,无迹。此诗首述田家时景,次述已志空泊,末写事实,又叹俗人之不知已也。东坡曰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此耳。(《王孟诗评•王诗》卷四)
明•胡应麟:世谓摩诘好用他人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乃李嘉祐语,此极可笑。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宋人习见摩诘,偶读嘉祐集得此,便为奇货。(《诗薮•内编》卷五)
清•宋徵璧:摩诘加以“漠漠”、“阴阴”四字,情景俱妙,固知摩诘善画也。(《抱真堂诗话》)
清•方东树:此题命脉,在“积雨”二字。起句叙题。三、四写景极活现,万古不磨之句。后四句,言已在庄上事与情如此。(《昭昧詹言》卷十六)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积雨辋川庄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积雨辋川庄作》导学案
《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学案
《积雨辋川庄作》练习题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教案3
《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23页)
《旅夜书怀》《新城道中》《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3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
《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4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1
《积雨辋川庄作》《归嵩山作》教案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送沈子福归江东,观猎》教案1
《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3
《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2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mp3音频朗读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歌鉴赏
《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