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春望》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16


 春 望
   杜甫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春望》教学反思(3篇)
《春望》理解性默写
《春望》《月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春望》思维导图(7张)
《春望》古诗带拼音
《春望》《前出塞(其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南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文天祥《南安军》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厦门质检)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
《望岳》《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
《春望》《月夜忆舍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望》知识点
《春望》理解性默写
《春望》pptx课件(19页)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长安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春望》ppt课件(16页)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海南省中考题)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望岳》《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1
《春望》《雁门太守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望》ppt课件(14页)
《春望》《湖心亭看雪》《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2017年中考题)
《春望》ppt课件(19页)2
《饮酒》《春望》同步练习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春望》ppt课件(15页)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春望》ppt课件(19页)
《春望》阅读练习(2016年陕西省中考题)
杜甫《春望》阅读练习(2016年雅安市中考题)
《春望》阅读练习(2016年淄博市中考题)
《春望》教案7
《春望》ppt课件(22页)
《春望》历年中考题
《春望》导学案2
《春望》导学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