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起义》同步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rtert777 日期:08-08-04 |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
鸿鹄( ) 篝火( ) 社稷( ) 徇(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陈涉少(少: )时。
⑵辍(辍: )耕之垄上。
⑶苟(苟: )富贵。
⑷会(会: )天大雨。
⑸度(度: )已失期。
⑹楚人怜(怜: )之。
⑺又间(间: )令吴广。
⑻卒中往往(往往: )语。
⑼借(借: )第令勿斩。
⑽皆刑(刑: )其长吏。
3、划出下列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⑷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⑵固以怪之矣。( )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
⑷为天下唱。( )
5、“天下苦秦久矣”,陈涉分析形势如是说,文章中体现这个“苦”字最集中的两句话是 。
6、陈涉、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是“从民欲也”,找出陈涉分析中表现“民欲”的具体句子。
7、本文有个特点是详略得当,课文之所以略写起义战斗过程,而详写关于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 )
A、因为文章主要人物是陈胜、吴广,所以详写他们谋划起义的过程。
B、因为本文着重点并非战斗,而是通过写战斗赞扬陈胜、吴广的的才能和反抗精神。
C、课文着重点在于写陈胜、吴广,而其战斗过程又着重是写他们二人,所以详写。
D、因为作品重点不是战斗,而是通过他们谋划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暴政,表现陈胜、吴广之才能。
8、各组字意思相同的是( )
A、书: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B、为: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C、然: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D、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E、亡:今亡亦死 广故数言欲亡。
9、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开头用佣耕时佣者与陈涉对比,表现陈涉胸有大志,不甘佣耕地位,揭示他日后发动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
B、戍卒大泽乡遇雨,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好像带有偶然性;下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事,揭示了这种必然性。
C、写问卜、丹书置鱼腹、夜篝火狐鸣,写起义前的周密计划和舆论准备;然后写定计杀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
D、最后写起义的发展过程及详写起义的结果,与开头照应。
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的意思。
⑴辍耕之垄上。( )
⑵怅恨久之。( )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11、翻译句子:
⑴苟富贵,无相忘。
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2、写“佣者笑而应曰”的作用是 。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 ,“鸿鹄”比喻 。陈涉的“鸿鹄之志”是 ,在文中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的短语是 。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的中心。
第二部分:
起之为将
起①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②,行不骑乘,亲裹③赢粮④,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jū)⑤者,起为吮(shǔn)⑥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⑦,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
①起:吴起,军事家。②设席:铺设柔软的垫褥。③裹:背。④赢粮:多余的粮食。⑤病疽:害着恶性的毒疮。⑥吮:用嘴吸。⑦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即奋勇冲杀。
[阅读训练]
15.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字。
①起之为将( )
②起为吮之( )
③其父战不旋踵( )
④遂死于敌(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译文:
②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译文:
17、“卒母闻而哭之,”这是什么原因?
18、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19、每课一图:你能说说日本教科书被拒绝进入我国的原因吗?
20.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2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参考答案:
1、hú、gōu、jì、xùn 2、⑴年轻⑵停止⑶倘使⑷适逢,正赶上⑸估计⑹爱怜⑺暗地⑻到处⑼即使⑽惩罚 3、⑴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⑷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4、⑴“適”通“谪”,因罪被罚⑵“以”通“已”,已经⑶“被”通“披”,穿着⑷“唱”通“倡”,倡导 5、失期,法皆斩;戍死者固十六七 6、百姓多闻其贤;楚人怜之。 7、D 8、E 9、D 10、⑴去,往⑵无实义⑶助词,的⑷无实义 11、⑴如果有谁富贵了,都不要忘记伙伴们。⑵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2、反衬了陈涉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13、见识短浅的人;有远大志向的人;反抗秦的暴虐;鸿鹄之志 14、叙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15、①做②替(或“给”)③本意是脚跟不向后转。这里是奋勇冲杀的意思。④于是(或“就”) 16.①有人问“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个士兵,而身为大将军的吴起亲自为你儿子吸出毒疮的浓汁,为何反而哭起来了呢?②吴公现在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又会为他卖命战死在哪里了。 17.因为当年吴起为孩子的父亲吸过伤口,孩子的父亲为报答吴起的关爱,在作战中战死沙场。“卒母”预见到自己的儿子也会像他父亲当年那样为报恩而战死沙场,所以哭泣。 18.是一个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军,是一个爱护士兵的将军。 19、因为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拒绝承认侵略史实。 20.A 21.如: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