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17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平时一提到“高贵”这个词,你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人? 
生:美丽的女子打扮得十分高贵,穿着华美,气质高贵。是的,我们印象中“高贵”是形容一个人外表美丽的。 
师:你看她——瘦弱单薄,脸色苍白,算不上“美女”,可是当我们知道——她是胃癌晚期患者却依然能拥有如此灿烂的笑容时,知道她许诺无私地捐献角膜时,便能感受到一种光环,一种魅力,一种由内而外的“高贵”。 
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有的人活得高雅纯正,有的却活得平庸卑下,高雅的高雅在何处?卑下的又卑下在哪里?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整体把握,找出中心论点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说一说作者关于“人的高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谁找到了作者对此的看法或者说是作者提出的观点? 
生1:“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生2:“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师:我们来好好咀嚼作者的观点。古语说的好“人是万物之灵长”,与世间万物相比,灵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作者看来,人的高贵与否并非我们以前浅薄的鲜叮皇且路幕蟆⑷说某錾怼⑽镏什聘痪龆ǖ模侨【鲇谌说哪谛氖澜纭?
三、深入研究,探究文章内容 
1、师: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能够形成这样的认识当然源自于他对深刻的思考,但这样思考也是建立在具体的事例上的,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他概括出来。 
生: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一次正在思考问题,敌人攻进了城市,准备用剑劈他,在这时候,他说:“不要破坏我的圆。” 
师:这位同学基本上是把故事概括出来了,但是语言太罗嗦了,还不简洁,请大家试着用这个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我相信语言一定会精练得多。 
生1: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生2: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生3: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生4: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生5:⑤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师:在这5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他们各个在不同的情形下,最在乎的什么呢?  
生1:①是画在地上的圆,那这个圆实质上指什么呢?为什么?你能不能用直白的话解说“不要破坏我的圆”这句话? 
  生2:②是阳光,阳光在这里实际是什么?你再为我们将这句深奥的“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诠释一下。 
  生3:③是才华,对一位十分热爱自己事业的艺术家或作家来说什么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的,对他来说,“才华”就是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才华”看做寄托自己灵魂之所在。 
 生4:④是(全神贯注地)读书,精神生活, 
生5:⑤是欣赏名画,精神生活,艺术地追求。 
师:由此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里“灵魂”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人之“高贵”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讨论) 
生:能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纯正的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种精神追求。 
3、师:这些事例是怎样与作者表达的观点发生联系的?是否仅仅罗列了事例,只是在讲故事? 
生: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 
师:对,你读课文读的很细心,发现了这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那我们找一找是哪些。 
生:事例1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生:事例2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                        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师: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生:事例3后的分析:“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这里的“才华”指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对于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所在) 
生:事例4、5后的分析: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师: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4、师:本文的语言是十分严密准确的,这也有助于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个标题“高贵”能不能换成“高尚“? 
(学生讨论) 
师:“高尚”一词用在什么地方呢? 
生:“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 
师: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5、师:的确,人的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还含盖了丰富的内涵——精神的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纯真的追求。作家周国平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其实,“灵魂的高贵”还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对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责任心、对别人的爱心、一种坚强不屈的毅力等等很多方面。那就让我们以鲜活的事例,形象地阐释“灵魂的高贵”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老师上课开始举的韩冰就是一个灵魂高尚的人,她没有因为自己即将离世就悲观失望,而是想着将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给别的需要的人。 
生2:还有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稻被称为是“东方魔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他有很多的实验经费,却从来没有想过过奢侈的生活,一直潜心继续他的研究。 
生3:非典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灵魂高尚的人,护士叶欣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自己不幸被感染。 
6、师:刚才几位同学举的都是名人的例子,十分的好。其实作者在开头就说过“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平凡人身上也会有“动人的光彩”,我们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普通人身上找到“高贵”的光彩 
   生:昨天下午上课之前,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在教室里聊天、嬉闹,但是我看到某某同学专心致志地在看书,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沉浸其中,我看到了他身上闪亮的光彩。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对高贵的灵魂的多种理解,作为教师,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位不能算是同行的“老师”,他是一名到贵州贫穷山区支教的志愿者,2004年公众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 
(播放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颁奖给徐本禹的片段) 
颁奖辞是——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一年里,他让人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是的,每看一次徐本禹的故事,我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留在大城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他的精神是富有的,他的灵魂是高尚的。与他相比,我很汗颜,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位灵魂高贵的神,而我只是一位普通的俗人,但是我一定会以他为榜样,在三尺讲台上展现高贵!  
五、作业和小结 
师:至此,我们逐渐形成了对高贵灵魂的认识,那就是人们身上闪现的“真善美”的东西。今天的作业就是整理课上的发言,动笔写一写,使之形成文字,为周国平补充一段话,既要有简明扼要的事例又要有准确得当的分析,能够有力地证明本文的论点。同学们可以就用你们自己所举的例子,也可以用徐本禹的事例。老师等着欣赏你们精美的文字啊。(学生动笔写,师生讨论) 
最后,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重新品读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并希望今天这堂课,同学们不单把文章当作是知识的学习,还要作为纯净人格操守的读本;不单用脑子去学,还要用心去学,争取做一名灵魂高尚的人! 

[点评]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阐述人的高贵在于人有一颗珍惜内存精神财富的灵魂这一道理的文章。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角度看,这是一篇极有德化作用的文章。姜亚芹老师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这一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又是一篇议论文,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因此,姜老师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 
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作者的观点,让学生讨论文本中材料与观点的联系,是姜老师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自主进行的,所有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处于积极的亢奋状态。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 
作为公开教学的研讨课,我们还是想对教师提出一些碣高的要求。阅读议论性的文本,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对材料的分析议论(扣住中心论点的议论),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当更精粹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议论文阅读、写作训练ppt课件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9页)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0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0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参考素材汇编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外阅读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9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9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8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7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4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6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4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表格式导学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练习及答案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反思(2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7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文阅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mp3音频朗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rm视频朗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图片素材(10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实录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后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习要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4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同步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3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