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原文和译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06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五言古体诗)  

(齐)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带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第一层是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这两句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作者以古人的“望京”来比自己的“望京”:以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建康,以王粲、潘岳比自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第二层是以下的六句,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白日丽飞甍”是写在夕阳的照耀下,飞动的屋脊明丽多姿。“参差皆可见”是写京邑内的屋宇高低不齐。“余霞散为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天空的云霞散布如绮,澄静的江水宛如白练。作者选择富有时令和环境色彩的词语来描写,形象地显示了“余霞”、“澄江”的特色。“喧鸟覆春洲”的大意是: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杂英满芳甸”的大意是说:杂花开满了芬芳的郊野。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良辰美景陈现眼前,令人陶醉和留恋。  

第三层从“去矣方滞淫”到“谁能鬒不变”。这一层融景入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去矣方滞淫”的大意是:就要离开京邑而长久地滞留他乡了。“怀哉罢欢宴”的大意是:多么怀念那已停办的欢乐宴会。“佳期怅何许”的大意是:回乡的日期不知在何时,令人怅恨。“泪下如流霰”的大意是:眼泪流下犹如雪珠。“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这两句的大意是: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怀念家乡,谁人的黑头发能够不变白呢?这两句回应开头的两句,说明自己与王粲、潘岳同具去国之悲。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精华鉴赏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鉴赏  
①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②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  
③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3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学设计2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学案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课堂实录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练习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3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1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同步练习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4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学设计3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3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mp3音频朗读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ppt课件1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2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