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往事依依》备课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3



《往事依依》课文链接 
                       湖北竹山二中 朱训林 
 一.《往事依依》课文作者链接—于漪的学术境界 
于漪 ,1929年生,现年76岁,江苏镇江人。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关于语文在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她这样作比方: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她寄语语文教学:“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于漪主要著作有: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教育文丛 》、《于漪文集》、《追求综合效应》、《语文教学谈艺录》、《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学海探珠》、《作文讲评五十例》、《语文园地拾穗集》、《语文教苑耕耘录》、《于漪文体教学教案选》、《于漪教案选》、《明清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等是10余种。她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在了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她的语文教育观概括为五句话: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蓝图,培养学生语文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开拓视野,课外延伸。这五句话表述的是以目标、习惯、感情、能力、视野为基本发展要素的立体的教书育人的思想体系。 

二.与课文有关的四时写景名句积累(课内) 
春: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夏:绿树浓荫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秋: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冬: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三.课外写四季美景名句选萃   
 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从下列写景诗句“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黄冬草尽;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中任选一句,展开想象,扩写成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有兴趣的同学可配上一幅画或音乐。(200字左右) 


五、迁移训练: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采的诗句,试将下列诗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五月榴花照眼明               D.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E.绿树阴浓夏日长               F.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G.春城无处不飞花               H.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I.千山鸟飞绝,万惊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J.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K.天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L.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M.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N.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春:          夏:           秋:                冬: 
春:A G H K L M 夏:C E J      秋:D         冬:B F I N 
六. 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1) 厉厉在目( )  (2) 记忆尤新( )  (3)走头无路(  )  (4) 美不盛收(  )  
(5) 明刻心上( )  (6) 眼花燎乱(  )  (7) 五采缤纷(  )  (8) 兴高彩烈(  ) 
七.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生命之歌》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        ,        ,        ,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线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阅读训练】 
1、请概述这则故事。(不超过25字) 
2、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 
3、第二段有“又是如此感人”一句,作者认为蚂蚁的什么地方感人。 
4、第一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梦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答: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    ②    、        、    ⑤    。 
参考答案:四.题(略) 
五题.春:A G H K L M 夏:C E J      秋:D         冬:B F I N 
六 题 .(1).历  (2)  犹   (3) 投   (4) 胜 
(5) 铭   (6) 缭   (7) 彩   (8) 采 
七.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    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抱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2、蚂蚁死后仍抱住蚁团,从远处看,蚁团并不见缩小。  3、斗争中表现出的韧性,脱险方式的机警。 4、(3) (1) (2) (4) (5) 

作者单位: 湖北竹山二中 朱训林(邮编442213,手机:13986909282) 
电子信箱:zhuxunlin@tom.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往事依依》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往事依依》读后感(2篇)
《往事依依》ppt课件(10页)
《往事依依》导学单
《往事依依》ppt课件(30页)
《往事依依》导学案3
《往事依依》教案17
《往事依依》flv视频朗读
《往事依依》表格式导学案2
《往事依依》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往事依依》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往事依依》教案16
《往事依依》教案15
《往事依依》ppt课件(22页)
《往事依依》ppt课件(18页)
《往事依依》表格式教案2
作文:往事依依
《往事依依》学案3
于漪《往事依依》阅读练习及答案
《往事依依》中的诗句ppt课件
《往事依依》学案练习及答案
《往事依依》ppt课件(8页)
《往事依依》讲学稿
《往事依依》表格式教案
《往事依依》ppt课件(5页)
《往事依依》ppt课件10
《往事依依》ppt课件9
《往事依依》ppt课件8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14
《往事依依》导学案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有关名人好读书的故事
《千家诗》全文阅读
《往事依依》学案
《往事依依》教学反思(2篇)
《往事依依》mp3音频朗读
《往事依依》ppt课件7
《往事依依》教案13
于漪《往事依依》课文阅读
《往事依依》说课稿
《往事依依》同步练习2
《往事依依》第二课时教案
《往事依依》教案12
《往事依依》教案11
《往事依依》教案10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