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宽容》序言·说课稿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28


《<宽容>序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老师们互相交流。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宽容>序言》,它选自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纲规定,职高阶段要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把握文意”。《<宽容>序言》是房龙为他的《宽容》一书所作的序言。却更像一篇散文诗式的寓言故事。本文集趣味性、审美性、思想性于一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通过学习本文既可以训练学生把握文意,提高阅读能力,又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和情感教育。现代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狭隘、自私不乏其人。他们缺少对人生、社会的独立深刻地思考。因而我确立的情感目标是:用 “宽容”思想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个人世界,唤醒他们的“博爱”意识。再有现在的职高生学习根本不认真。学习基础差,态度不端正,对于课文的阅读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所以我确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是:①把握文意,充分理解“宽容”的深刻内涵。②培养学生正确、全面、透彻、辨证地阅读分析的能力。那么深入理解“宽容”的精神实质应作为重点。挖掘文中深刻的哲理,帮助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①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在默读的基础上深入感悟;在速读的基础上精确筛选;在精读的基础上分析理解。②提问法: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让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语言的表达。③讨论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欢快热烈地讨论之后,学生就有话可说,也就乐于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所以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预习、质疑、讨论、分析、总结、归纳等。我把学生分为六组,组长各一名。课余,组长监督每人必须大声朗读课文,尽量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通过学生自读、解疑,初步把握文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所以,预习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它能通过鲜活的画面,深邃的意境,表达更深层的内涵,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拓展他们思维的空间,起到辅助教学目标的落实的作用。
    授课过程中我将(展示课件第1张)用《沉思曲》作为背景音乐,用翱翔夜空,向往蓝天的白鸽作为背景画面。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暗示学生人们对宽容、和平、自由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我将用唐太宗对人生感悟的一段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引出课题(展示课件第2张)(板书:课题、作者)教师指出本课与其他序言的不同,及本课的学习重点。
    然后我结合大屏幕介绍作者及他的作品《宽容》的情况。把教学引到下一个环节。(展示课件第5张)我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在音乐声中复述课文,并欣赏作者亲手为该篇画的插图,及教师搜集的相关图片。我通过这一环节,既可检查学生在预习时对基本文意的把握,又可使学生透过画面发挥想象,走进作者的精神空间和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博大、深邃。
    复述之后,我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鼓励学生要坚持预习,养成习惯。设置疑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请同学回答后,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即: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无知山谷里世世代代生活的故事。下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衔接的:那么无知山谷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1节,其他同学找出对无知山谷进行描写的词句,学生筛选出关键信息后,大家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明确答案:“无知山谷”是封闭守旧,贫穷落后,没有生气,没有希望。然后我将用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终于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以及我校实行联合办学再次焕发青春与活力的事例启发学生:要改变这种生活状况,必须走出封闭的大门,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可是这种变革往往是需要昂贵的代价的!如课文中那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漫游者”。
    接着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节,找出对“漫游者”的言行、神态进行描写的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小组讨论归纳,教师点拨明确:“漫游者”是敢于怀疑,冲破禁锢,探索新知,从容赴死,新思想的探索者传播者。
    然后我继续引导:他历尽千辛万苦想引领人们投奔幸福的新天地,却被“守旧老人”和“村民们”杀死了!我们看看“守旧老人”“村民们”在文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同学们速读课文之后,三组讨论“守旧老人”,另三组讨论“村民们”。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巡回指导,达成共实后,学生自己归纳:“守旧老人”是愚昧守旧,顽固专制,残忍镇压,旧思想的维护者统治者。“村民们”是愚昧无知,安于现状,麻木不仁,盲从,帮凶。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在“创新”与“守旧”斗争中,“漫游者”实际上是被守旧老人所代表的旧思想、旧律法逼死的!而守旧老人却幸福的生活着。要想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找六个同学分角色朗读第8节,教师以“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为切入点,鼓励同学补充省略掉的内容。同学们可以补充 “不杀他了”“宽容他了”等等。符合文意即可。有同学会问:作者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呢?教师讲解:平时我们总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由于人们受认识的局限,破除旧观念,旧思想,接受新思想总要有一个过程,再加上顽固旧势力的镇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人们可能一时不能接受,但只后悔、内疚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学生自然感悟到应该“宽容!”。然后我将通过(展示课件第11、12张)展示布鲁诺、商鞅、达尔文、谭嗣同等照片,及美军近几年来攻打伊拉克的惨照。使学生明确:要使真理得到发展,我们必须提倡宽容。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人们追求真理的脚步,要保证真理得以发展,就要保证思想自由,采取宽容政策,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以此唤醒学生们的“博爱”意识,理解“宽容”的伟大意义,引起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至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得以解决,难点得到突破。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接着请同学齐读文章结尾,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明确: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这就意味着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所以,作者用“我们希望”来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这也是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宽容。我将(展示课件第14张)让同学们欣赏群口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使他们在欢乐之余体会人生的真谛!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最后让我们(展示课件第15张)在一曲《爱的奉献》中再次体会什么是宽容。
为了检验本文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我设置了三道练习题。(见课件)
    教师小结留作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把握文意的基本方法,下面通过作业巩固一下:我们提倡宽容,但现实中一味地“宽容”行吗?课下按原小组进行辩论,每人形成一篇书面议论文。
谢谢大家!
 
附板书如下:
无知村民 
守旧
老人 
(创新) 
(盲从) 
(拯救) 
(欺骗) 
(杀死) 
(保守) 
漫游者 
斗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宽容》序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宽容》序言pptx课件(16页)
《宽容》序言学案3
《宽容》序言导学案
《宽容》序言学案
《宽容》序言课堂实录
《宽容》序言教案7
房龙《宽容》序言原文阅读
《宽容》序言ppt课件9
关于宽容的名言名句诗词及写作素材
《宽容》序言ppt课件8
《宽容》序言mp3音频朗读
《宽容》序言·说课稿3
《宽容》序言教学反思
《宽容》序言·说课稿
《宽容》序言ppt课件7
《宽容》序言ppt课件6
《宽容》序言·基础训练
《宽容》序言·基础知识练习
《宽容》序言·同步练习
《宽容》序言教案6
《宽容》序言教案5
《宽容》序言教案4
《宽容》序言教案3
《宽容》序言教案2
《宽容》序言教案1
《《宽容》序言》教学实录
《宽容》序言ppt课件5
《宽容》序言 课件4
《宽容》序言ppt课件3
《宽容》序言 课件2
《宽容》序言 课件1
《宽容》序言 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