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单元练习 >>
苏教版必修三第三模块质量检测
作者:花木堇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13


作者:花木堇
作者EMAIL:yueqingtingting@126.com

        第三模块质量检测
一、名句名篇默写
1、————————————,能克终者盖寡。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3、怨不在大,————————;————————,所宜深甚
4、念高威,————————————,惧满溢,————————————。
5、吾所以为此者,————————————————。
6、——————————,哀民生之多艰。
7、亦余心之所向兮,———————————。
8、亦以明死生之大,————————————————。
9、大阉之乱,————————————————,四海之内,有几人欤?
二、读两首咏梅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最能显示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

零落成混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请简析两首词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
  
  陆词:坚贞不喻,孤芳自赏;毛词:无私奉献不居功,以与民同乐为乐。
三、阅读
                             (一)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 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 理解文中画线句“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
反语,从送“古董”到活人是媚外主义愈演愈烈的表现,并非一种进步。
2、 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
用了类比论证,说明自诩富有的只送去不拿来是没有好结果。。
3、 “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送去:是媚外卖国的表现,其势必要使中国国势日弱,会使我们的子孙没有立足之地,民族没有立足之地,国家沦为殖民地。
送来: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侵略手段,加速了殖民地化的过程。
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有分析地主动吸取外国的长处,这样国家能成为新国家,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二)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    )2)孰与君少长( 与……相比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违背、背叛  )
2、加点字与“籍吏民”中的“籍”字用法相同的是(   B     )
A、吾得兄事之      B、左右欲刃相如   C、必固其根本     D、越国以鄙远
2、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晋,何厌之有?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是寡人之过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的出入与意外事故的发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现在别人立有大功却去攻打他,不符合道义啊,不如顺势好好对待他。
                            ( 三 )
                       在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我的心底总藏着三个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惊。因为我原以为自己很聪明、很客观,直到经历这些故事之后,才发觉许多事,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方能了解。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种感觉,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 
    当我在圣若望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家里已经有个蒙古症的弟弟,但是当他太太怀孕之后,居然没做羊水穿刺,又生下个“蒙古儿”。消息传出,大家都说他笨,明知蒙古症有遗传的可能,还那么大意。我也曾在文章里写到这件事,讽刺他的愚蠢。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其实我太太去做了穿刺,也化验出了蒙古症,我们决定堕胎。但是就在约好堕胎的那天上午,我母亲带我弟弟一起来看我们。我那蒙古症的弟弟,以为我太太得了什么重病,先拉着我太太的手,一直说保重!保重!又过来,扑在我身上,把我紧紧抱住,说,哥哥,上帝会保佑你们。他们走后,我跟太太默默地坐了好久。不错!我是曾经怨父母为什么生个蒙古儿,多花好多时间在他身上。但是,我也发觉,他毕竟是我的弟弟,他那么爱我,而且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我和我太太想,如果肚子里的是个像我弟弟那么真实的孩子,我们能因为他比较笨,就把他杀掉吗?他也是个生命、他也是上帝的赐予啊!所以,我们打电话给医生,说我们不去了……” 
    二十多年前,我当电视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韩国采访亚洲影展。当时出国的手续很难办,不但要各种证件,而且得请公司的人事和安全单位出函。我好不容易备妥了各项文件,送去给电影协会代办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电话,说我少了一份东西。 
    “我刚才放在一个信封里交给您啦!”我说。 
    “没有!我没看到!”对方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立刻冲去了西门町的影协办公室,当面告诉他,我刚才确实细细点过,再装在牛皮纸信封里交给了他。 
    他举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说:“没有!” 
   “我以人格担保,我装了!”我大声说。 
   “我也以人格担保,我没收到!”他也大声吼回来。 
   “你找找看,一定掉在了什么地方!”我吼得更大声。 
   “我早找了,我没那么糊涂,你一定没给我。”他也吼得更响。眼看采访在即,我气呼呼地赶回公司,又去一关一关“求爷爷、告奶奶”地办那份文件。就在办的时候,突然接到影协“那个人”的电话。 
   “对不起!刘先生,是我不对,不小心夹在别人的文件里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忘记是怎么挂上那个电话的。我今天虽然已忘记了那个人的长相。但不知为什么,我总忘不了他那个人。明明是他错,我却觉得他很伟大,他明明可以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发现的东西灭迹。但是,他没这么做,他来认错。我佩服他,觉得他是一位勇者。 
    许多年前,我应美国水墨画协会的邀请,担任当年国际水墨画展的全权主审。所谓“全权主审”,是整个画展只由我一个人评审,入选不入选,得奖不得奖,全凭我一句话。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尊重主审,一方面是避免许多评审“品味”相左,最后反而是“中间地带”的作品得奖。不如每届展览请一位不同风格的主审,使各种风格的作品,总有获得青睐的机会。那天评审,我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先为自己“属意”的作品贴上,再斟酌着删除。 
   评审完毕,主办单位请我吃饭,再由原来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晚上,她一边开车,一面笑着问:“对不起!刘教授,不知能不能问一个问题。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那幅有红色岩石和一群小鸟的画,您先贴了标签,后来又拿掉了呢?” 
“那张画确实不错,只是我觉得笔触硬了一点,名额有限,只好……”我说,又笑笑,“你认识这位画家吗?” 
   “认识!”她说,“是我!”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是水墨画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而且从头到尾跟着我,她只要事先给我一点点暗示,说那是她的画,我即使再客观,都可能受到影响,起码,最后落选的不会是她。一直到今天,十年了,我都忘不了她。虽然我一点都没错,却觉得欠了她。 
   三个故事说完了。从世俗的角度看,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协的先生是混蛋、那水墨画协会的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需要的,不见得是英雄、伟人,而是这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可以不忠于世俗,却无负于自己良心的人。每次在我评断一件事或一个人之前,都会想到这三个故事,他们教了我许多,他们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时,常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1、 作者叙述第一个故事,为什么不在开头就写明同事太太做了羊水穿刺,还讽刺他笨,到末尾才点明他们确实做了穿刺?
欲扬先抑的手法,给候温的赞颂作了反衬和铺垫,突出他们的伟大可贵的真诚品质;制造一些悬念,增强吸引力。
2、 文中划线处“默默地坐了好久”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被智障的弟弟的言行感动,心里受到强烈的震撼,开始反思和抉择。
3、 文中划线处“180度的大转变”的含义是什么?
从世俗的角度看,那些人是笨蛋、混蛋、蠢蛋,但这些人或事往往是最珍贵、最高尚、最为难得的。
4、 对于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作者分别从世俗角度和自己内心两个方面做了不同的评价,针对这一矛盾的评价,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表达与交流
四、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两处横线上各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句式与加横线的句子相同,连接顺畅。
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你别无选择,只有抖落一身的疲惫,咬紧牙关,积蓄力量,再次站起来。
站起来,在惊涛骇浪中站成含笑的礁石。
站起来,在狂风暴雨中站成不老的雕像。
站起来,在茫茫沙漠里站成不屈的骆驼。。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写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歌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1)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歌的寓意有关,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不少于700字,
(4)除诗歌外所有文体不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熟高一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五校联考语试题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初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溧水县2017年高一3月份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苏教版)
余姚2014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苏教版)
2013年如皋市第二中学高一第二次学情诊断语文试卷(苏教版)
亭中2012学年苏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盱眙县新马中学2012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
2012年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连云港市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苏教版)
湖州市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2年高一2月测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金湖二中2012年苏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过关练习语文试题
苏教版高一下学期(必修三)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专题一专题二)
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阶段性检测四
柳州市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卷
余姚四中2007学年苏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教学统测试卷
2007学年苏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教学统测
都梁中学苏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泰州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常熟市2006—200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南师附中必修三第一二专题测试(第一次月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