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 3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一、 听《长江之歌》,导入新课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二、 讲析课文: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可看出来?
2、你认为本文可以划分几部分?
三部分 1——2描写长江美景
3——6“哦,长江”抒发对长江的赞美。
7——8抒情议论,照应文章开头,点明主旨。
3、重点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4、语言品析:
拟人: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排比、比喻:它以……它以……它以……它以……
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反复:“哦,长江”……
三、 总结:
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四、 拓展作业:
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