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语文课堂教学,预习不容忽视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16


湖北省武汉市新州区凤凰中学 陈国平 

摘 要:预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科学地组织起有效地预习,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预习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其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场所。 
关键词:语文   预习 
当前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师的语言、语态、教法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也十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采用了种种启发诱导的方式教学。而双方都容易忽视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的课前预习。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他们独立地阅读书籍,搜集处理信息。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独立阅读书籍的能力和习惯是中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所谓“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传统教育认为:预习就在于熟悉教材内容,认读几个生字新词,进而程式化的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当前一些“王”、“霸”之类的资料更是将学生本应通过教师的点拨或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列举得一览无余。殊不知,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其一,预习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 
预习的直接参与者──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知识内容和体系。学生在其学习方法(经验)的指导下,进行认知活动,获得新知。“新知”既包含老师指定的任务,也包含任务之外其它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结果而不分析来源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经验”,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受挫。同时,个别学生也会因为某一环节没有跟上而导致认为“整个思路(方法)错误”,把自己可能完全正确的思路(方法)给否定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老师在指正问题结论时要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其形成正确经验,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获益。 
其二,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预习是直接为教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服务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预习好比下屋基,上课就像做房子;屋基没有下好,房子恐怕也很难高质量地建造起来。当然,预习效果的好坏有多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调子定得过高。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往往都半途而废,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例如:某老师在教读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一文时,出具的预习思考题如下: 
(1)给课前“预习提示”中的生字注音、生词释义。 
(2)概括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文章内涵极其深刻。而《孔乙己》这篇小说更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仅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要求其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恐怕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2、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调子定得过低。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如探囊取物,容易使他们麻痹大意,对课文的学习产生轻视心理。这不仅不利于老师下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而且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疑难时,束手无策。还是《孔乙己》的预习题,一些老师只要求学生了解生字、新词,浏览作品。这样的预习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动脑思考,其效果也是不会理想的。 
3、更有甚者为假效果。即学生不通过动脑思考,而直接从某资料上获得答案。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表面上效果良好,实则什么也没学到。预习效果不好,往往既费力,又费时。而老师指导预习和课堂教学课文的时间都非常有限,这样往往容易打破既定的教学计划,使老师的教学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反之,科学的组织起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也便于老师精讲要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样是《孔乙己》的教学预习,笔者曾出具了一些难易适中的思考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预习题如下: 
(1)查字典熟悉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描写了孔乙己在哪些处所活动? 
②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 
③你认为孔乙己的遭遇哪一次最惨?为什么? 
④你同情孔乙己吗?你觉得孔乙己有哪些缺点? 
其三,预习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场所。 
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学生独立地(也可小组讨论)不断思维,极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同时,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为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提高其语文素养大开方便之门。 
一篇课文,老师只上一两个课时就要结束,如果不能切实地组织起有效的预习,恐怕是很难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只有设立难易适度的预习目标,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组织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