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山中访友》评估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08


山中访友·评估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湛蓝  禅心   B.憔悴  纯粹

C.树冠  携来  D.雄浑  唱和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形声字的是

   

A.憔、清、禅  B.澈、川、栀

C.淌、径、手  D.邀、唱、休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②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③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          

④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5.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其实就是“进山看景”,那如果把题目改成“进山看景”或是“游山看景”一类的形式好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段点将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1.这段文字运用了新奇的________手法,使树的形象与“我”融为一体,充满了童心童趣。

2.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段中对“山中朋友”使用的叙述人称由第________人称变换为第________人称。

3.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一句中的“渡过”可以换为“度过”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中第二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层,请用“‖”在原文中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①多谢西风!

②它把后园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飘零与黄花的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虫儿的歌唱。

③我曾徘徊池边;那池中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地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是报道晨妆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地站着,恰似一个披蓑的钓叟。

④我曾小立断桥,天未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断桥,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⑤我曾慢步登楼: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有蝶儿成双的飞舞,也许有莺儿歌唱,燕子裁衣。

1.本文写的是(    )季的景色,依据是(摘录原文语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第①自然段的“多谢”一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状物,有时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来摹写,从文中第②段中摘录出从不同角度描写的句子。

嗅觉________________  视觉________________

感觉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所描写的景物有近景和远景,文中的第_______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近景,第________自然段的景物都属远景。

5.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描写的“垂杨”、“桂花”、“黄橙”、“青藤”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将它们都写成了动态,体现这些动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和:hé和平 hè唱和  旋:xuán旋转 xuàn旋风  冠:guān树冠(张冠李戴) guàn冠军  柏:bǎi柏树  bó柏林  禅:chán 禅心 shàn禅让 3.A  4.①拟人 ②反问 ③比喻 ④反复 5.不好。以“山中访友”为题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奇妙构思,更能抒发作者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1.想像 2.二 三 3.拟人 比喻 4.不可以。因为“渡过”后面一般接“河流”、“难关”等,而“度过”一般接“时光”、“假期”、“日子”等。文中是指过河,所以只能用“渡过”

5.第一层:开头至“交换眼神”,树、鸟、露珠和我友好交流第二层:从“我靠在一棵树上”到段末,“我”想像自己变成了一株树

(二)1.秋 残荷点点、雁儿阵阵 2.“多谢”表达对西风带来美丽秋景的感激之情,全文正是以此为基调描绘秋景的 3.嗅觉:花的芬芳 视觉:水的澄清感觉:天的庄严而纯洁听觉:一切虫儿的歌唱

4.三五 5.倦 送(香) 添盖 撑

【提示】

“基础训练”第3题:B中的“川”,C中的“手”。D中的“休”均不是形声字。

“点将过关”(一)第5题:第一层叙事主体是自然界的朋友,第二层则是“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山中访友》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7页)
六年级上《山中访友》ppt课件(31页)
《山中访友》《溪水》教案1
人教版六年级上《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赏析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3
《山中访友》ppt课件(20页)
《山中访友》《山雨》学案
《山中访友》教案(获奖)
《山中访友》ppt课件(29页)
《山中访友》ppt课件(39页)
《山中访友》flash动画素材
《山中访友》ppt课件(37页)
《山中访友》教案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1
《山中访友》ppt课件10
作文: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课后题及答案
《山中访友》ppt课件9
《山中访友》仿写优秀语段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篇)
《山中访友》学案设计
《山中访友》词句解析
李汉荣《山中访友》课文阅读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3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2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人教版《山中访友》《秋天》教案及练习
《山中访友》课后解读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0
《山中访友》朗诵稿
《山中访友》公开课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8
一次美的旅行─《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说课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7
《山中访友》教案6
《山中访友》说课稿(2)
《山中访友》课堂教学实录2
李汉荣《山中访友》rm音频课文朗读
《山中访友》ppt课件8
《山中访友》同步练习
《山中访友》ppt课件7
《山中访友》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