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课文练习 >>
《我的回顾》基础与能力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08


我的回顾
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讣(      )    谥号(      )  深邃(      )  自诩(      )  毋庸(      )
 门槛(      )  桎梏(      )  吮吸(      )  祈祷(      )  模样(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筮人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有满足对更深透的知识的渴望。 
 B.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卓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
 C.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庸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D.但是得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制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
3.依次填入下列各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其结果就是在脑海中       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
 ②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  
       在我的心目中。
 ③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       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
    A.充满  凸现  以致      B.充斥  凸现  以至
    C.充溢  浮现  以致      D.充满  浮现  以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B.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喜爱。
  D.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6.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可否前后置换,为什么?
 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答:                                                                                
                                                                                  
7.结合实例,说明文章语言“准确、富有逻辑性”的特色。
 答:                                                                                
                                                                                  
                                                                                     
8.填空:
 ⑴《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主要是         、宋玉等人的作品,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     ”。
 ⑵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过故人庄》)
 ⑶“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
 ①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这样,第一条出路就是宗教,它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在脑海中充溢了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到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对宗教与现实的矛盾的感知已失去了最初的尖锐性时感受也还是如此。
 ②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
9. 对文段①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追逐的残酷使得无休止地追逐的希望和努力变得毫无价值。
  B.宗教可以让人的思想和感情得到满足。
  c.“我”之所以信仰宗教,基本上是受到父母的熏陶。
  D.追求物质的满足与享受,今天与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0.在下面句子横线处填上适当地词语,并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        了。
 (中止  终止)
 答:                                                                                  
11. 你如何理解“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句话?
 答:                                                                       
                                                                                                 
12. “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一句中“胃”具体指什么?
 答:                                                                          
13.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那年突然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这个天堂”具体指什么?并说说这种选择中表现了爱因斯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答: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斯蒂芬·茨威格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象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5.标题《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中的“启示”是什么(用文章原文回答)?
 答:                                                                                
                                                  。
16.这篇作品因结构的巧妙、紧凑而做到了言简意赅。全文由三部分组成,请分条陈述:
 答:①                                                                                  
     ②                                                                                   
     ③                                                                               
17.画线一句的表达方式是                    ,表现了人物                                     
                                            的精神品质。 
 18.文章从思路看,是按                 的方式展开,这种思路,原文中有一个句子作了揭示,这个句子是                                                 。 
19.请简要阐述该文在刻画人物上所呈现的艺术特点。
 答:                                                                               
                                                                                        
                                                                                      
20.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全文不足两千字,但形象生动,哲理深刻,诗意隽永,结构紧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B. 作者惜墨如金,但并不回避细节描写,哪怕是工作室里的许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一支手指的指节,都一一收入作者笔下,这些都正面衬托了人物性格。
 C. 有关罗丹轶事的叙述,是后文中思想升华的坚实的事实基础。在叙述完这段轶事后,作品直陈事理,对罗丹的这件轶事进行了哲理性的总结。
 D. 纵观全文,从生活事例到向提出问题的过渡,从生活事例的叙述到事理的归纳,从事理的归纳到个人的认识的提高,都如笋之抽生,葱之拔茎,无斜出的旁枝,无芜生的杂穗。
 E. 这篇作品,主题明确而深刻,铺展开阔而得体,用艺术的慧眼和独到的思想对所写的内容作哲学的升华,结构上注意回扣和呼应。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讣fù 谥shì 邃suì 诩xǔ 毋wú 槛kǎn 梏gù 吮shǔn 祷dǎo 模mú。2. C(“无庸置疑”同“毋庸置疑”。A“吞筮”应为“吞噬”;B“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D“制息”应为“窒息”)。3.C。4. C(A.句式杂糅,应删除“是由于”。B.语意前后矛盾且表意不明,应为:民主党克里落选,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成为美国第55届总统。D.成分残缺,“应该把”后要加“讲授”之类的动词 )5. 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6. 不能。“明晰性”照应前面的“显而易见”,“可靠性”照应前面的“很可靠”。同时,这一顺序也符合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心理。7. 作为一位科学家,在写作此文时长句的利用,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如:“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来说明人不能只靠着物质来活着。8.⑴屈原 骚体  ⑵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⑶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二)课内阅读
 9.B(A追逐的残酷不是“那些希望和努力”毫无价值的原因,无价值是因为追逐的是物质的满足与享受;c“我”的父母完全没有宗教信仰;D与文段第二句的文意不合。)10. 应填“中止”。“中止”,中途停止之意;“终止”,结束,停止。根据语境,填“中止”,更合文意。11.因为大多数人追逐的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胃——就是对物质的无休止的追求。而作者却认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更应该有对精神生活的执著地追求。这也正如我国作家巴金所说:“人不仅仅是靠吃米活着的。”12.指“物质需要”和“种种对物质利益的欲望”。13.①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他认为《圣经》里的故事很多不可能是真实的。②他的脑海里充溢了一种狂热的自由主义的思想。③怀疑所有权威,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怀一种怀疑的态度:“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的浮现在我的心目中。”14.“这个天堂”指“科学的殿堂”。在“宗教”和“科学”的选择中,爱因斯坦选择了科学。这一选择既是他思想的自然裂变,也是他对科学、对真理孜孜以求精神的体现。
 (三)课外拓展
15.他“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16.①提出问题;②展示事件;③回扣初题。17.神态、动作的描写  工作专心致志,聚精会神。18.“述”——“议”  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19.①为了刻画好罗丹这个人物,作者首先选取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事件;②准确细腻的细节描写也是作者刻画人物的成功所在。20.B、D(“正面衬托”应为“旁衬”;“从生活事例到向提出问题的过渡”应为“从提出问题到向生活事例的过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的回顾》导学案
爱因斯坦《我的回顾》电子课文阅读
《我的回顾》教案3
《我的回顾》同步练习
《我的回顾》备课资料
《我的回顾》ppt课件5
《我的回顾》ppt课件4
粤教版《我的回顾》ppt课件3
《我的回顾》教学设计2
《我的回顾》教案1
《我的回顾》ppt课件2
《我的回顾》ppt课件1
《我的回顾》备案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