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期末试卷 >>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下学期优化训练语文期末试卷(a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3


期末测试(A卷)

(100分钟,共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发展性评语:             

一、积累运用(1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白杨树没有婆suō(          )的姿态。

(2)雪下的小草已撑破地壳(         ),长出了嫩芽。

(3)我用手抚它细nì(           )的绒毛。

(4)刹(            )那间,庞大的火箭笔直地升上了天。

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听了她的深情倾诉,老李也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B.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飘扬喧闹。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D.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用针灸、气功等手段,可治疗心                  不齐。

②服用中药,一般不会使心                     减慢。

③授之以                     ,可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

④                         肉乡民,党纪国法不容。

A.律 律 渔 鱼                           B.率 律 鱼 渔

C.律 率 渔 鱼                           D.率 率 渔 鱼

4.体味下段文字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3分)

在春天的原野,我们默默地祝愿生命与永恒。那云朵的洁白,是我们真挚的过去;                            ,                         ;那空气里激荡着的,是我们露珠般闪烁的笑声。

5.根据下列材料的要点,为“遗传”下一个定义。(4分)

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杂。

遗传是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1题。(15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6.解释加点字。(3分)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杂然相许                                          年且九十

其妻献疑曰                                       聚室而谋曰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目标是:

方式是:

9.按要求填空。(2分)

最能显示智叟尴尬无智的句子是                                          。最能显示愚公铲平大山信念的内容是                                                                                                             。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出停顿。(2分)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11.有人认为愚公精神不宜提倡,因为愚公的做法不仅太笨,而且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愚公不该移山,应该搬家。请你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寓言的特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月球真的有水吗

我们知道月球是个没有大气没有水非常干燥的世界,“月海”里是滴水不存的广阔平原。但一些科学家还是怀疑这个结论。理由是,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时会溢出大量的水蒸气。而另一些科学家却对月球有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月球的月海和高原是流动的熔岩流形成的,月球上的水可能全被烤干了。

阿波罗宇航员带回的月球样本证实了后一种推测,月球土壤和月岩很干燥,而且在形成的几十亿年里始终未受到水的侵蚀。

月球还有没有其他水源呢?从理论上说,是有的。1961年,有科学家提出在漫长的岁月中,撞在月球上的彗星和小行星,会把自己所携带的水洒在月球上,它们可能以冰的形式贮存了月球的两极的环球山中。

怎么发现冰呢?

月球探测器为技术和安全考虑,着陆点均在月球赤道附近,当然不可能找到极冰。直到1994年“克莱门汀”的发现,为月球寻水注入了兴奋剂。美国决定再向月球发射先进的探测器“月球探测者”,为了对月球上是否有冰给个说法。

1998年1月6日,“月球探测者”升空,对月球表面进行七个星期的扫描。分析资料后,艾伦宾得博士宣称:“我们找到了水!”他说,月球的水是后来加上去的,水总储量可能在1100万吨到3.63亿吨之间,水以冰的形式埋藏在陨石坑底土壤中。他们认为,即使月球上的水储量只有3300万吨,也可保证2000人在上面生活100年。最后证实月球是否有冰湖,还要靠以后飞船上的仪器对月球表面直接取样。如果不需花费太多的钱就可将月球上的水复原成饮水,将会使月球移民成为可能。

12.细读全文,用简明的语句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3分)

13.品味语言,体会第一段、第三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14.揣摩章法,指出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15.表达感悟,说说你对未来月球的畅想。(100字内)(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7分)

(甲)早晨

早晨,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笼罩一夜的黑幕,终于一点点消隐,乳白色的云层开始龟裂,闪露出虽不明亮但却是变幻莫测的蔚蓝。河流悄悄地移开薄薄的雾纱,像龙蛇缓缓游动。和风习习,百鸟啁啾着从草丛里、树叶间、瓦楞下飞起,而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泛起一层金黄。大地上红的鲜红,绿的碧绿,白的雪白……万物展现出自身的容貌。高空中,霞光熠熠,一秒更比一秒绚丽。

呵,多么迷人的早晨,我真愿世界永远停留在这个时辰。

但是,太阳在上升,气温在增高,朝霞在褪色,晨光在消逝。……我的眼睛不禁黯然了。然而,在我的耳边,却又响起了河流的喧哗,小鸟的啁啾,和风的细语……我仿佛听到这无数的声音,从天空,从地上,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了充满哲理的音响:早晨虽然美好,但它只是昼夜交替中的一个环节,时光流程中的一个场景。倘若太阳不再上升,早晨从此凝固,那末,气温会下降,草木会枯萎,百鸟会死亡,河流会干涸,云霞会消失。你的面前将只存下一片荒芜的沙漠。

早晨的美来自大自然永恒不息的运动。不要感叹美好时光的流逝吧,只要世界没有静止,永在运动,你还会看到无数美丽的早晨,而且一个比一个不同,一个比一个迷人。……

(乙)时间的价值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只肯花一点点钱以维持生命的守财奴其实等于是个穷光蛋,它的万贯家财也就形同乌有。同样,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得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也是虚度年华。

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黑夜与白昼有规律地交替,哪一方也不会更多地占去另一方的时间。生命则被分为有限的几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只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如同种庄稼,一旦错过了季节,一切劳作都将是白费功夫。

既然时间是有限的,既不可伸长也不能缩短,时间的价值又体现在如何利用上,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很好地利用它。

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就是浪费时间。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看手中的舒适多么浪费时间!毫无目的地从一个店铺逛到另一个店铺、从一条街转到另一条街是多么徒劳无益!确定目标能节省大量时间。人们发现,工作量最多的人往往时间最富裕。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正确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

一个虽然确立了目标,但却不忠实于这一目标的人,不努力去实现它,不去做与目标相符的人,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16.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时间。试作比较,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描写早晨的美好时光,作者的感悟主要是什么?用文中原话,稍加改动回答。  (2)乙文论述时间的宝贵,作者认为怎样才不至于浪费时间?用文中原话,加以必要的改动回答。

17.乙文中的“黑夜与白昼有规律地交替,哪一方也不会更多地占去另一方的时间”一语,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一致?(2分)

18.甲文中“倘若太阳不再上升,早晨从此凝固,那末,气温会下降,草木会枯萎,百鸟会死亡,河流会干涸,云霞会消失”一句富有哲理。请模仿它的句式写一个景物描写的句子。(3分)

19.甲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请你任选一处你所喜欢的句子,分析它的语言美在哪里。(3分)

20.乙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请你从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角度,举例谈谈应该如何渡过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不超过50字)(3分)

三、作文(40分)

22.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附:参考答案

一、1娑 qiào腻 chà 

2.B  3.C

4.符合题意即可,如“那湖水的丰盈,是我们蓄满的深情”等。

5.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二、(一)6.苦于 绕远 同意 将近 提出 家里的人

7.于是带着子孙中能挑担的几个人,开垦石头和土壤,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去。

8.“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通豫南,达于汉阴”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河曲智叟亡以应”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11.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重在寓意,不应该从“改造自然”的角度认识本文的寓意。本文主要表现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题涉及预习提示的观点。学生从反面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二)12.“月球还没有其他水源呢?” “怎么发现冰呢?”

13.“可能”表推测,“从理论上说”表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文中运用了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15.略

(三)16.(1)美好的时光来自大自然永恒不息的运动。

(2)确立奋斗的目标,并忠实于这一目标,努力去实现它,才不会浪费时间。

17.早晨果然美好,但它只是昼夜交替中的一个环节,时光流程中的一个场景。

18.略

19例如:“河流悄悄地移开薄薄的雾纱,像龙蛇缓缓游动。”这句话描写早晨气温渐渐升高,河流上的雾气逐渐消失的情景。文中用“薄薄的雾纱”形容雾气像纱巾一般轻柔飘逸,而雾气的消散又是“悄悄”进行的;“像龙蛇缓缓游动”有描写出雾气在河流上消散的情景,“龙蛇”与河床的形状有关,“缓缓”与“悄悄”照应,写出雾气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消散的。

20.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很好的利用时间。

21.略

三、作文(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柳州市第22中学初三年级第二学期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测试卷
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
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期末试卷
2015年九年级下语文检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课文知识复习资料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贵州省晴隆宁交中学2012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3份(人教版)
广饶县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下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2010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检测试题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期末基础练习
晴隆县2009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
2005——200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下学期优化训练语文期末试卷(b卷)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2005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