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单元练习 >>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3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4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形貌昳丽(    )  期年(     )

荷担者(       )  无穷匮(      )  窈窕淑女(    )  寤寐(     )

2、你能说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3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3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                               的意思。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     

     通                               的意思。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的意思。

4、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7、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七题任选六题,共6分)

A、               ,未能远谋。

B、衣食所安                 ,必以分人。

C、                                         ,受上赏。

D、令初下,群臣进谏,                  。

E、蒹葭苍苍,            。

F、蒹葭萋萋,            。

G、蒹葭采采,            。

二、阅读欣赏(3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8-18题(25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A、①公问其故(        ) ②故克之(         )

  B、①望其旗靡(        )  ②公问其故(       )

9、“惧有伏焉”中的“焉”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兼词,“于此”之意。下面各句中的“焉”字用法,意思与此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又何间焉

10、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2分)

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11、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之”字所指代的对象。(2分)

A、公与之乘      指代:                    

B、登轼而望之    指代:                    

C、故克之        指代:                    

D、故逐之        指代:                    

12、“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原因是 (    ) (2分)

  A、齐国是大国,兵力雄厚。       B、按照“穷寇勿追”的军事原则。

  C、等待追击的有利时机。         D、鲁国军队的勇气已经衰竭。

13、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说明追击齐师的时机         B、记叙长勺之战概况

  C、描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D、记叙曹刿的军事才能

  14、第一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他(   )(2分)

  A、忠于国君的思想。             B、深谋远虑并协助国君指挥作战。

  C、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         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15、第二段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主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16、根据文段内容填空(3分)

A、文中叙述鲁庄公急躁进军的句子是:                                      

  B、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                             

C、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句子是:                           

17、选文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8、从写作方法上分析,对鲁庄公的描写(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二)阅读《关雎》,回答19-22题(11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①)。

窈窕淑女,(②)。

参差荇菜,(③)。

窈窕淑女,(④)。

1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             

C、寤寐求之:                               D、左右芼之:            

20、选择下列诗句放到文中①②③④处,保持诗文的完整,正确的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2分)   

A、钟鼓乐之  B、左右采之  C、左右芼之  D、琴瑟友之

21、请从诗中找出三个成语(3分)

A、                      

B、                      

C、                     

2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雎》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三、作文(40分)

    2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40分)

提示:

        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可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就可能错过很多机会,甚至留下永远的遗憾。不是吗?想想看,由于鼓起勇气,把握住了机会,你可能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你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实验,你可能说出了积蓄已久的心里话;相反,由于胆怯畏缩,犹豫不决,你可能失去过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你可能和一段纯真的友谊擦肩而过,你可能使集体在一次竞赛中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请你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初中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或就果断坚定、把握机会等问题谈出你的看法。

要求:

    1、自拟的题目,文体不限。

2、字数600字以上。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四、附加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24-29题:

                                  去 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4、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是(       )(选项非只一个)(2分)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国人称善焉

A、                               B、

告之于帝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又遂用之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C、                                D、

后遂无问津者                      祁黄羊可谓公矣

25、下列句中“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孔子闻之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午非子之子耶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6、判断下列理解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X”。(4分)

A、“遂用之”,是说解狐被祁黄羊任用做县令(     )

B、“居有间”是说祁黄羊与晋平公居住了一段时间(       )

C、“祁黄羊之论”指的是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他的儿子作“尉”所说的一番话(       )

D、孔子称赞“祁黄羊可谓公矣”的原因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

27、与“其谁可而为之?”语气相同的一句是(         )(4分)

A、解狐非子之仇邪?                  B、其如土石何?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A、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译:                                                                  

B、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译:                                                                  

29、对这个故事的中心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B、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

C、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

D、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品质。

 

第六单元

1、jiàn  mǐ  yì  jī  hè  kuì  yǎotiǎo  wùmèi  2、A、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B、偏爱C、通 D、上水、逆流  3、A、“徧”通“遍”;遍及,普遍  B、“反”通“返”;往返 C、“惠”通“慧”;聪明  D、“厝”通“措;放置   4、D  5、D   6、B  7、A、肉食者鄙B、弗敢专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门庭若市 E、白露为霜 F、白露未晞 G、白露未已  8、A、①缘故 ②所以 B、①他们的 ②指代“克”,即“取胜的” 9、C  10、鼓,气;鼓,气  11、A、指代曹刿 B、指代齐师 C、指代齐师 D、指代齐师   12、C  13、B 14、D  15、A  16、A、公将鼓之。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7、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非肉食者”——曹刿的“远谋”,即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18、衬托曹刿的“远谋”。19、A、配偶。B、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寤,醒时。寐,睡时。这里指日日夜夜。D、挑选。20、①B②D③C④A  21、A、梦寐以求 B、求之不得 C、辗转反侧 22、A  23、略(作文) 24、B、D  25、C、D  26、A、×  B、×C、×  D、√   27、C(其他三句都是反问) 28、A、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B、真好啊,祁黄羊的建议!  29、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五、六单元过关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至四单元过关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单元检测语文卷及毕业会考模拟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余六中201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松桃县牛郎镇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2011年中考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2009年黄埔中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
200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语文试卷
胜利油田第十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补充 之一第三六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六单元考查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各单元同步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一二四五单元检测试题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优化训练[B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六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五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四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三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二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一单元(A卷)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