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单元练习 >>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3


 

人教新课标九年语文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2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嘶yǎ窄(zhǎi藻(xìng B、蓬gāo)干biě滩(yū

C新(zú芽(pēi 信(qián D、慰jí xī望(kàn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

A、汹涌   锦帐   蝼蚁    B、蜗行  笑窝  菲红  C、颤抖   镶嵌   浮雕    D、深邃  潺潺  坳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春》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就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凌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5、依据例句仿写句子。(4分)

例: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梦幻。

仿写:                                               

                                                      

                                                      

                                                      

6、默写。(每句1分,共4分)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B、 后来啊

乡愁是                                        

C、因为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D、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二、阅读鉴赏(共38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10题(19分)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4分)

答:                                                                             

8、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你认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5分)

答:                                                                             

                                                                                 

                                                                                   

9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分)

答:                                                                             

                                                                                  

10、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5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1-16题。(19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2分)

   寄与(         苏生(       

12、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诗中表现出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的句子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诗人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了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岭南、_________以及“那辽远的一角”的景象,联系历史,“辽远一角”是指_________。(5分)

14、再现景象时,作者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请分析并选择。(2分)

A、眷恋   B、痛惜   C、憎恨   D、热爱   E、赞扬   F、向往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②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与一切希望(  

15、找出诗中一个用了比喻的句子,指出其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诗中有一处地方运用了对比,请你指出来,并说一说其表达作用。(5分)

        答:                                                                       

                                                                                    

三、作文(40分)

17、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阅读友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阅读”可以理解为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时的感受、体验等;可以从“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作。例如:“阅读自然”可写“登山之乐”“观海之情”“赏花之趣”等等。

四、附加题(20分)

阅读下文,回答18-23题:

                              另一种珍爱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儿女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并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灭了自己。

    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诉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我们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忍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生命本身的崇高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8、给加点字注音。(2分)

名(          事(    

19、这篇文章的论点是:                             。(3分)

    20、对于开头作者引用三个故事的看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个故事都是为了引出论题,引出下文所要论述的中心内容。。

      B、第一个故事是为了引出论题,第二、三个故事是论据论证论点。

      C、三个故事都是论证论点的论据,它们之间构成正反对比的的关系。

      D、三个故事都是为了引出论题,但同时又都成为论据证明论点。

21、加横线句子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阐明了什么道理?(4分)

答:                                                                             

                                                                                   

22、文章结尾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根据文章内容,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3、读了本文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我的看法:                                                                        

                                                                                 

 

 

第一单元

1AB、蒿hāo C、簇cù D、藉jiè2C  3C  4C  5、略  6A、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C、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D、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7、全诗一共选取了“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8、“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象征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象征抗战力量的日渐壮大和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苦难人民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黎明”。(意对即可)9、诗人先把自己幻化成一只不屈的鸟,为我们的土地苦难的历史,为我们悲愤的人民,为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歌,死了,也要把自己融进祖国的土地中。诗表现了一种“沉郁”的感情特点,这种“沉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格外动人。同时,诗人对祖国的“黎明”抱乐观的信念,所以,对可以预期的光明幸福的未来也唱出了一曲深情的恋歌。(意对即可)10、“我”这只鸟不是百灵,也不是蓝天中啼叫的黄鹂。诗人在诗中仅仅选用了“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和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改成“珠圆玉润”、“动听”、“柔弱”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会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意对即可)11、寄与:给予、寄托等;苏生:新生、苏醒等  12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13、长白山、黄河、江南、南海;延安抗日根据地   14、①B ②F  15、像恋人的柔发,婴儿手中乳。 这两个比喻非常生动、贴切、恰如其分,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16、诗人安排了两个部分来展示“摸索”的具体内容。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构成横向对照。诗人使用两套笔墨,渲染出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17、略(作文)18nì  yì  19、论点:学会爱自己。20A  21、比喻论证,阐明学会爱自己就是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 22、理解:世界由于我们的存在而精彩,学会爱自己,就是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就是学会活着,就是学会珍重生命。所以“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23、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一三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五、六单元过关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至四单元过关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单元检测语文卷及毕业会考模拟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余六中201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松桃县牛郎镇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2012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2011年中考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忆理解考点复习
2009年黄埔中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
200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语文试卷
胜利油田第十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补充 之一第三六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六单元考查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各单元同步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一二四五单元检测试题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优化训练[B卷]
200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优化训练[B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六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五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四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三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二单元(A卷)
人教版04-05年下学期九年级单元优化训练语文第一单元(A卷)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
人教版2005年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