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课文练习 >>
鱼我所欲也 隆中对 出师表 墨池记 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17


鱼我所欲也 隆中对 出师表 墨池记 诗词五首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箪食( ) 室倾颓( ) 帝室之胄( )

中道崩殂( ) 裨补阙漏( ) 猥自枉屈( )

咨诹善道( ) 蹴尔而与之( ) 塞外声( )

锦帽貂裘( ) 谢月兆 ( ) 陟罚臧否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 (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④奸臣窃命( )

⑤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⑦诚宜开张圣听( )

⑧性行淑均 ( )( )

⑨夙夜忧叹( )

⑩有地隐然而高( )

(11)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

(12)尝极东方( )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国险而民附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波澜动远空 D.遂许先帝以驱驰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二、阅读


1.解释文中加“△”的词语。

①命( ) ②明( )

③不毛( ) ④兵甲( )

⑤北( ) ⑥庶( )

2.与“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3.画线句子最准确的译文是:( )

A.先帝很谨慎地了解了我,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B.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C.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后事托付给我。

D.先帝很谨慎地了解了我,因此在临终前把后事托给我。

4.翻译“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5.诸葛亮认为“出师伐魏”、“兴复汉室”的主要条件已具备,其理由是 。

6.文中哪句最能集中表达诸葛亮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对这种思想感情你有什么看法?


7.文末( )处应续接的句子是:( )

A.至于斟酌,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B.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C.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D.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德。


(二)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文中空缺处应填“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悲 ②孰 ③是 ④俟

3.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解释词义或用法。

①乎 A.吾尝疑乎是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甚 A.貌若甚戚者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翻译句子。

①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5.文中体现作品主旨的一句是“ ”。

6.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

7.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相呼应的一句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C.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也


(三)(甲文)《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乙文)《小石城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木丽 之形,其旁山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会,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两篇文章中的通假字,“章”通“ ”,“会”通“技”。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②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3.《小石城山记》以 比喻作者自己,以 比喻自己才能被埋没,以 比喻自己的才华不能施展。

4.《墨池记》《小石城山记》的后半部分都以议论为主,但引发议论的前半部分写法不同,《墨》文以 为主,《小》文以 为主。

5.学习《小石城山记》第一段的写法,写一篇以“当一回小导游”为主题的解说词,介绍一处你到过的景点,介绍时条理要清楚,要尽量用口语,感情要投入。






参考答案

一、1.dān tuí zhòu cú bì wěi zōu cù sài diāo tiǎo pǐ 

2.①天性、天良 ②有什么好处 ③接近、趋向 招致、张来 ④盗用皇帝的政令 ⑤资助、给予 ⑥时 ⑦扩大圣明的听闻 ⑧善 平 ⑨早晚 ⑩形容缓缓高起的样子 B11休息、停止 B12穷尽 

3.C 4.D

二、(一)1.①遗命 ②英明;明智;高明;圣明 ③不长庄稼(的地方) ④兵员装备 ⑤向北;向北方 ⑥愿意(或“表示期望”) 2.C 3.B 4.早晚忧愁叹息,惟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忠于刘备父子(或“忠于蜀汉”),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历史局限性。 7.A(二)1.苛政猛于虎也 2.①同情 怜悯 ②谁 ③这 ④等待、希望 3.①A对 B.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②A.很,十分厉害 4.①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 ②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5.敦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议论 7.C

(三)1.彰 2.①推想王先生的心思,难道是喜爱人家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此连带重视那故迹?也许是要推崇王羲之苦学的精神,用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人有一技之长而让后人这样崇敬,何况有道德学学问的人留下的德行风范,怎样地影响到后人就更不用说了! 

②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稠密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天神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天神果真没有吗? 

3.奇景胜地 胜景埋没不彰 不能售其技 4.叙述 描写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九年级下《儒林外史》补救练习
高尔基《海燕》课后测试题
《梅岭三章》测试题
《梅岭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后测试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练习题2
《出师表》练习题
《陈涉世家》练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2
《曹刿论战》练习题2
《枣儿》练习题2
《天下第一楼》同步练习2
《屈原》练习题2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2
《无言之美》练习题2
《山水画的意境》练习题2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词四首》练习题2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2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2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蒲柳人家》练习题2
《溜索》同步练习2
《变色龙》练习题2
《孔乙己》练习题
高尔基《海燕》练习题2
部编版九年级下《短诗五首》练习题2
《梅岭三章》练习题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